![粽子有甜有咸 中医为何偏爱这一种?](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06/id14011469-shutterstock_1734320567-700x359.jpg)
粽子有甜有咸 中医为何偏爱这一种?
The Epoch Times
粽子不仅是应景美食, 只要选料得当,适量食用,粽子非但不会成为健康负担,而是一道顺应节气的养生药膳,健脾、益气、补血,尤其适合气虚体弱的人食用。
粽子不仅是应景美食, 只要选料得当,适量食用,粽子非但不会成为健康负担,而是一道顺应节气的养生药膳,健脾、益气、补血,尤其适合气虚体弱的人食用。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糯米又称江米,糯米性温,味甘,补中益气、暖脾胃、补肾健齿,补气益血,止夜尿、止渴、收自汗。对于脾胃虚寒、病后体虚和潮热盗汗的人,糯米有很好的食疗效果。此外,糯米还是补血养血的常用食材。
糯米有圆糯米和长糯米两种,心医堂中医诊所院长吴国斌建议,对于消化功能较差的人,建议选择圆糯米,这种糯米更易消化,食用后不易胀气。
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大类,有人爱吃蜜枣粽、豆沙粽等甜粽子,有人爱吃咸肉粽。从养生角度,中医师更推崇咸肉粽。
舒荣和彭温雅两位中医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肉粽,并且她们的粽子配方都包含三样食材——猪肉、板栗和花生。
猪肉是肉粽最主要的配料。现今提到猪肉,很多人会与“长胖增重”联系起来,其实猪肉不仅是可变化出无穷美味的重要食材,更是中医不可或缺的一味补药。
中医认为,猪肉“补肾液,补胃汁、滋肝阴、润皮肤、利两便、止消渴”,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适合大多数人食用。
花生常与糯米搭配,其营养丰富可谓众所周知,从它的别名“长生果”就可见一二。花生补脾益气,经常食用可延年益寿。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