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高山、湖泊和追随王室的梦(上)](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04/id13981422-act07_0F6A3559-700x359.jpg)
森林高山、湖泊和追随王室的梦(上)
The Epoch Times
新天鹅堡,一座矗立在阿尔卑斯山脉千仞云顶的童话城堡。路德维希二世以君王之尊、竟平生之力,造就了一段华丽至极的梦幻传奇。悠游森林高山,一探玄妙如谜的王室之旅。
对新天鹅堡的印象停留在15岁时玩拼图的记忆里。那时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地从成百上千的小拼块里找寻那唯一对应的图案,从一方绿意慢慢拼凑成一片树林,再从一片树林扩展成一脉青山,小小蓝色零片打造了宽阔的天空,一幢幢小屋依偎成美丽的庄园。从微观到宏观,那是一次难忘的拼图经验。
那片山林、那座城堡、那潭清波,在少时拼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已在脑海里定锚扎根,成为我所熟悉的山水印象。随着年纪增长,资讯的获知,我终于知道原来它叫“新天鹅堡”(Neuschwanstein Castle),位在德国南部。
回想寻找连接那一小块拼图的过程,和路德维希二世打造心目中的桃花源,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今当脑海里的熟悉影像如立体书般打开,弹跳在我的眼前时,可想而知我的心情是多么兴奋,我知道我即将进入19世纪里的迪士尼乐园。
慕尼黑(Munich),是新天鹅堡主人生命旅程的起点也是终点站。一般电影叙事手法常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但我看《路德维希二世》(Ludwig II)这部纪录钜作却是倒叙法。
慕尼黑旧城区是由历史性的建筑群聚而成的热闹商圈,圣弥额尔教堂(St Michael’s Church, Munich)就隐身在这片川流不息的人潮间,是游客必访的景点之一。其主要特色在于它是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文艺复兴式的教堂,在建筑风格上,对于德国南部早期的巴洛克建筑起到巨大影响。
来到圣弥额尔教堂,入内参观其建筑、壁画及雕塑,在面对圣坛的右侧,一张印着路德维希二世年轻时的肖像海报,放置在通往地下窟的入口处,昭示此处便是路德维希二世的安息之地。我没料到初会新天鹅堡主人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年轻高大挺拔的身形应该在新天鹅堡内等着我去认识,然而未造访之前,就跟我开了一个玩笑。我似乎接受不了这一事实,心里莫名的泛出一阵酸楚。
然而,他的故事并未在此划下句点。隔天,我恰巧来到他出生的地方——宁芬堡宫(Nymphenburg Palace)。1845年8月25日这天,路德维希诞生在宫内一间墨绿色调的房间里。这是玛利亚太后的寝室。房间的椅子、床罩及陶瓷茶具等陈设均采墨绿色系搭配。在门旁的牌子上,还特别标示着“路德维希二世的出生地”(birthplace of king Ludwig II)。
挨着宫殿的右翼是宁芬堡宫廷马厩博物馆(Marstallmuseum),展示着雕刻精美、金碧辉煌的王室马车,其做工之精细,让人叹为观止;其数量之多,细细品味一天也不够。其中如马鞍、皮带等在展示橱窗呈列着,若是路德维希生前用过的,则会有一张带有国王年轻潇洒形象的小卡片在旁提醒着游客。他的形象似乎成为一个活招牌,一再提醒着游客,让我觉得他的气息还遗留在慕尼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