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失智医师失智后教我们的事
The Epoch Times
长谷川和夫医师研究失智与临床工作接近半世纪。二○一七年,他罹患失智,二○二一年离世。二○一九年底,他以失智症者的第一人称,向世界发言。在这任何人都可能失智的时代,长谷川和夫提出研究者眼中的失智,与实际失智后的差距,以及疾病背后的勇气、希望与庄严。
发明者长谷川和夫医师研究失智与临床工作接近半世纪。二○一七年,他罹患失智,二○二一年离世。二○一九年底,他以失智症者的第一人称,向世界发言。在这任何人都可能失智的时代,长谷川和夫提出研究者眼中的失智,与实际失智后的差距,以及疾病背后的勇气、希望与庄严。
以下是长谷川和夫出版的《我终于了解失智了,失智专科医师失智后向日本人说的遗言》,以及接受媒体采访的部分内容。
我罹患的是嗜银颗粒性失智症(argyrophilic grain dementia),这是一种八十岁以上才会发病的失智症。我平常看的医师有次突然建议我去看失智专科,虽然我儿子也是精神科医师,他对我的诊断是阿兹海默症,但大家不太相信,后来我去看了附近认识的专科医师,照了电脑断层、核磁共振,也做了测验后,才确诊是嗜银颗粒性失智症。
因为测量失智的量表是我发明的,所以得很高分,医院是用特别的心理量表才确诊。
发病的时间并不清楚,但具体来说,就是对自己的经验变得不确定。
例如锁门后出门,会一直想到底锁了没? 一般人正常的反应是,想一想应该是锁上了,就放心出门了;或是回家确认是否锁上,然后再出门。
但我的状况是,即使已经回家确认过,还是始终不能确定是否真的锁门了。这种确定过的事却还是不确定,又常常忘掉和别人的约定,以自己长年的行医经验判断,应该不是健忘,而是失智了。
在一场小型演讲里,我以专家身份受邀,主办单位希望我给病人家属照顾上的建议,我一开头说:“我这样说也许会给主办单位困扰,但我也失智了。”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