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果:更不易碎的金属陶瓷被研制成功](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11/id14112461-8_Screenshot-2023-11-08-at-8_16-44-17-ImageForNews_62038_16978001571247947-700x359.jpeg)
新成果:更不易碎的金属陶瓷被研制成功
The Epoch Times
陶瓷加入金属后,其硬度和抗裂性通常优于普通陶瓷,但仍存在易碎的问题,且人们尚未确定,为何陶瓷会出现这种变化。不久前,美国和瑞典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不仅找到了使陶瓷更不易碎的方法,同时优化出更好的高熵碳化物陶瓷材料。该结果今年9月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奈米工程学教授尼思·维奇奥(Kenneth Vecchio)领导的团队,专门研究一种称为高熵碳化物(HEC)的陶瓷。这种高熵陶瓷属于一种类合金,熔点超过2000°C(3000K),里面主要用四种或多种金属元素组成,而每种金属元素的浓度高于5%,并与碳、氮、氧、硼或硅共同键合一起。
高熵碳化物(HEC)的陶瓷,与元素周期表第四、第五和第六列的碳化金属元素键结组成,形成一种具有高度无序的原子结构。这让陶瓷从易碎裂的特性,改变成具有可形变或拉伸的特质。
维奇奥教授团队为了更好理解这种效应,他们与瑞典的林雪平大学(Linköping University)的理论物理学教授达维·德桑乔瓦尼(Davide Sangiovanni)合作。德桑乔瓦尼教授负责计算模拟,维奇奥教授团队透过计算去实验制造并测试了这些材料。他们使用钛(Ti)、铌(Nb)、钨(W)、钒(V)、钽(Ta)和钼(Mo)等金属混入陶瓷中进行实验,最后共同研制出5种具有强化高熵碳化物的金属材料。
他们发现这种高熵碳化陶瓷在被刺穿或拉开时,材料之间的化学键会出现断裂,形成原子大小的开口,但金属与金属之间的共价电子(共价键)会重新组织起来,将开口愈合形成新的共价键。这种机制有效地抑制了开口变大和形成裂缝。
他们还发现,每种材料都会产生不同浓度的价电子(原子最外层并与其他原子结合的电子)数目,这是提高陶瓷韧性的关键。因此,他们选用价电子数量较多的元素周期表第五列和第六列金属,成功提高了陶瓷材料的机械载荷和承受力,改变了其容易开裂的性质。
最终,他们在实验中选定两种材料,一种是由金属钒、铌、钽、钼、钨和碳组成的材料混入陶瓷,另一种金属混合物是用铬代替铌组成混入陶瓷。
实验结果发现这两种混合材料,比其它材料拥有较高的价电子浓度(VEC),拥有更优异的负载能力,能够让陶瓷整体的延伸率提升22%至30%,同时有效抵抗陶瓷本身的易断裂的特性。
维奇奥教授告诉该校的新闻室:“这些额外的电子很重要,因为它们有效地使陶瓷材料更具延展性,这意味着它在断裂之前可以经历更多的变形,出现类金属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