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衡肠道菌保健康 两大关键莫轻忽
The Epoch Times
某些与正面情绪相关的肠道反应,跟大脑对肠道菌释出不同的化学讯息也脱离不了关系。我们已经知道,血清素、多巴胺和内啡肽会被注入肠道内部,因此它们很可能就是肠道对微生物发送的正面讯息。这种从大脑传递至肠道菌的情绪相关讯息,可以使微生物的行为变得对我们的健康有益,保护我们避免肠道感染。
对于肠-脑-菌群间互动,接续前一篇文章提到,正常的肠道菌相能产生抗焦虑的物质,透过迷走神经传送至大脑;本文谈到的研究会告诉您,食用益生菌能改善忧郁情绪,平日应多留意饮食,让肠-脑-菌群间对话产生正面影响。此外,正向情绪能促成肠道菌的多样性,有益健康。
因此,维持肠道菌相平衡,留意饮食、保持正向情绪是两大关键要素。
如果你曾经陷入忧郁,可能会记得那种难过、灰心、没有希望的感觉。这是我们向亲友描述自己的忧郁状态时,经常提到的症状,那是一种很痛苦的状态。
你或许也记得其他症状。你会觉得紧张易怒吗?有没有睡眠障碍或难以专注的情形?焦虑症患者也常有这些症状。被诊断出忧郁症的人当中,大概有一半也会出现焦虑症状,而许多长期焦虑的患者也有忧郁症的症状。忧郁症的疗法──尤其是我们所知的血清素回收抑制剂──通常也能缓解焦虑症的症状。忧郁和焦虑可以说是近亲。
既然操纵老鼠肠道菌丛的各种做法,包括摄取益生菌,能缓解这种动物的焦虑行为,那它们是否也能缓解老鼠的忧郁状态呢?
爱尔兰科克的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精神病学家约翰.克莱恩(John F. Cryan)发表了数篇支持这种假设的论文,他自创容易朗朗上口的“忧郁微生物”(melancholic microbes)一词,来指称肠道菌能够改变人类心情的特质。
在研究中,他的团队让实验室的老鼠食用益生菌“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infantis),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它是母亲最初传给宝宝的几种菌株之一。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证明了,双歧杆菌的特定菌株能减少老鼠因实验诱发的类忧郁与焦虑行为,效果跟常用的抗忧郁药物立普能(Lexapro)一样。
这些结果代表益生菌对人类忧郁症也会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