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Back to News Headlines

果聚糖:被忽视的胃肠不适元凶
The Epoch Times
假如你一直在避免摄取麸质,因为它会让你的胃肠感到不适,但却仍经常出现腹胀,那么这一切或许是是果聚糖在作怪。
除了麸质,小麦还含有多种能引发胃肠不适的物质。其中之一便是果聚糖——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许多胃肠道不适的人在遵循无麸质饮食后会感觉更好,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减少了果聚糖摄入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麸质或许因果聚糖引发的问题而被广泛误解。
导致某人对麸质敏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许多已被充分研究,不过神秘的非乳糜泻性麸质敏感以及小麦敏感等症状仍未被完全理解。目前尚无检测这种情况的方法,也没有明确的机制来解释其发生原因,并且其症状与乳糜泻等其它疾病存在重叠,因此使得诊断更加困难。
乳糜泻是避免食用小麦及麸质的最重要原因。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过程中麸质会损害小肠并阻碍营养吸收,进而引发长期的慢性消化系统症状。
小麦过敏则是由于免疫系统针对小麦产生免疫球蛋白E抗体,从而释放化学物质,引发影响鼻子、喉咙、肺部以及皮肤的过敏反应。
功能医学专家、医生兼营养师伊丽莎白‧博哈姆(Dr. Elizabeth Boham)在接受《大纪元时报》电子邮件采访时表示,麸质敏感性能够同时影响肠道与免疫系统。其症状包括疲劳、湿疹、皮肤瘙痒、脑雾、关节疼痛、头痛,以及腹胀、腹泻、便秘和腹痛等消化道不适。
果聚糖不耐受人群对于小麦的反应并非由免疫系统介导,这意味着症状仅限于其胃肠道。
果聚糖不耐受是由肠道微生物失衡引起的,包括缺乏消化碳水化合物的菌群。这导致纤维在肠道中发酵,从而引发腹胀、腹痛,并导致肠运动变化,如腹泻或便秘。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