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米莱激进改革给中国人民打开一扇窗
The Epoch Times
9月23日,阿根廷央行最新数据显示,外币存款总额现已超过240亿美元,较米莱2023年12月10日出任总统时的约165亿美元,激增约80亿美元。事实上,米莱面对阿根廷经济危机,一上任就推行“休克疗法”和美元货币化,立刻扭转了美元存款下降的趋势,私营部门美元存款额不断攀升,将美元储蓄用作“免费的保险箱”越来越受到储户的青睐,金融系统趋于稳定...
当然,米莱也提出了一项赦免,只要民众将资金带回正规体系,在9月30日之前不会受到处罚,因为多年来,储户一直试图在正规银行体系之外、海外存款,甚至藏匿美元。
可以说,米莱就职不满一年,其激进改革就初见成效了。外币存款大增只是事例之一。
要知道,米莱上台之际,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阿根廷4700万人口中有57%的人受到贫困的折磨;累计通胀率高达211.4%(1990年以来最高值);外债规模由1982年的438亿美元扩大至2023年三季度的2835.2亿美元(增长了5.5倍左右),惠誉将阿根廷美元计价债务评级下调两级降至“C”;截至2023年底,阿根廷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仅为230.7亿美元,较2022年底下降48.3%,其中,外汇储备资产约为168亿美元,较2022年底下降52.5%;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汇率从2018年末的1美元兑38比索左右贬至2023年12月12日的1美元兑366.5比索;阿根廷GDP增速从2022年的5%降至2023年的-1.6%;等等。
那么,米莱上台后干了什么呢?米莱认为阿根廷是一个税收地狱,主张迅速削减政府支出以实现开支平衡。为此,他签署“必要性和紧迫性法令”,提出“休克计划”,废除多项法律和法规,主要包括:
(一)削减公共支出,包括(1)将政府部门(国家部委)从18个减少到9个,秘书处从106个减少到54个,这使得公共服务部门的高级职位减少超过50%,政府总职位减少34%(米莱认为政府才是导致阿根廷贫穷的根本原因);并将公务员的养老金削减了30%;(2)不再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取消已经招标但未开工的项目;(3)削减对能源和交通的补贴等等;(二)将官方汇率下调至1美元兑800比索(这意味着比索贬值54%);(三)阿根廷11个省政府同时宣布控制和减少公共支出,并宣布进入经济紧急状态;(四)国有企业私有化;等等。
这样,2024年1月,阿根廷政府实现了近12年来的首次月度财政盈余;4月又实现2008年以来的首次季度预算盈余(43亿美元,相当于GDP的0.6%)。严重恶化的通胀率和财政金融指标也开始改善,贫困人口显著减少。6月6日,阿根廷经济部长路易斯‧卡普托(Luis Caputo)出人意料地乐观宣布:“我们已经摆脱了重症监护。”卡普托对企业家们表示:“至暗时刻已过,我们正在明显恢复。这一恢复的速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改革基础法案的通过,二是说服民众和企业家们。变革和恢复的速度更多地取决于各位,以及信任。”
更重要的是,虽然“休克疗法”产生的阵痛是巨大的(例如,2024年1月24日,阿根廷爆发全国大罢工,国家“全面瘫痪”12小时;而阿根廷国家劳工上诉法庭发布禁制令,暂停米莱经济改革计划中涉及劳工改革的相关措施),但米莱政府仍为其经济改革成功地赢得了必要的政治支持。最突出的两项:一是阿根廷是联邦制国家,有23个省和一个自治市,获取地方支持至关重要,而米莱已与18 位省长共同签署了“五月公约”(十项承诺),这是制定共同的路线图,其中首先包括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实现财政平衡以及将公共开支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25%以下;另一项,是6月12日,几经折冲,阿根廷参议院最终以一票之差通过了米莱政府提出的经济改革法案。
米莱终于熬过了混乱而艰难的半年多时间,迎来了一个新的改革施政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