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低迷 民众过年弃旅游改观影 引热议
The Epoch Times
中国新年假期2月4日结束,电影总票房创下新年档新高,成为中共官媒日前每天“报喜”的焦点。虽然多地发放电影代金券被认为是票房走高的关键,但有外媒认为,中国经济低迷导致消费降级,看电影成为民众过年期间比旅游廉价的替代方案,这也是推升票房的原因。
综合陆媒报导,中国新年档期的六部国产新片包括:神话史诗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喜剧悬疑动作片“唐探”系列《唐探1900》、主旋律军事战争电影《蛟龙行动》,以及合家欢动画片《熊出没·重启未来》。
据数据平台统计,截至2月4日,2025年中国新年档总观影人次突破1.7亿,电影票房达100亿(人民币,下同),票房榜前三名分别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官媒高调宣称,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均刷新中国影史新年档观影纪录,“为整个电影市场带来一场久违的狂欢”、看电影成“新年俗”。
虽然仅《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过52亿元的票房占据新年档的半壁江山,但毕竟有人欢喜就有人愁。譬如投资10亿的主旋律战争片《蛟龙行动》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6天累计票房仅2.65亿,业界预测该片最终票房破4亿的概率都不高,如果按照片方拿票房的37%分成计算,这次片方的亏损超8亿,将创下中国影史亏损最惨纪录。
据路透社报导,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创下历史新高,原因之一是在经济成长相对缓慢的时期,其它类型的支出受到影响,使得新年档热门电影吸引了大批观众前往观看。
报导指,造就中国新年档高票房的另一原因,是中共政府将“看电影”视为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为观众提供补贴,凸显官方如何透过补贴刺激消费者花钱消费。其中,北京、江苏、湖北、广东等省级政府纷纷发放消费券性质的电影代金券,作为未来一年推动经济保持5%成长的一部分。
该报导还指,过年期间,中国小县城的影院座无虚席,票价不但更贵,且电影票销售一空;更有陆媒报导,湖南一家影院过年期间为了满足大量观众的需求,甚至出售站票。当然,6部新年档电影也都推出低价票,票务平台则推出新年档观影券包,吸引民众观影。
不过,路透社的文章提到,中国消费者由于近来就业和收入转趋不稳定,以及房市长期低迷的拖累,纷纷缩减支出。其中,一些年轻人并不理会官方大力呼吁消费,反而加倍储蓄,甚至互相交流如何才能“少花钱多储蓄”。
自由亚洲电台的报导指,中国新年8天假期期间,中国各地政府虽力推补贴刺激消费,但民众以看电影取代外出旅游,不仅凸显了中国人消费方式的转变,更反映民众对就业和收入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由于“人满为患”“拥挤”历来都是中国“春运”的标志,因此有大陆网友表示,自己今年在电影院里“找到了春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