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供过于求文章被删 专家析产业困境
The Epoch Times
近期,美财长耶伦和德国总理访华都提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引发热议。专家分析认为,由于政府补贴,资源大量投入形成恶性竞争。中国企业不是在打品质战,而是在打价格战,企业增收不增利,北京应该要改变经济策略。
中共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周一发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深圳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下跌,一般跌幅在5%~10%左右。其中,监测的新能源汽车有10款价格下跌,降幅最大的为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DM-i 110KM旗舰型),售价从年初的15.48万元降至13.98万元,下跌9.69%。
监测中心表示,价格下降主要因为市场供过于求、电池成本降低和规模化及全产业链优势。
目前该消息在发改委官网上已“找不到网页”,但路透社及陆媒引用了相关数据。报导称,由于供应过度,今年的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价格战争加剧。
特斯拉中国的Model 3在深圳的价格下降5.93%,Model Y则下降0.9%。
从供应端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944.3万辆,按年增长三成。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仅比亚迪、华为旗下问界、理想(02015)三家的计划交付量就增加230万辆,而市场需求预测仅有210万辆增量。市场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该中心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将异常激烈;价格战可能以多种形式展开,包括降价促销和定位下探等。
稍早,美财长耶伦和德国总理访华都提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耶伦强调,她特别担心中国长期以来的宏观经济失衡:家庭消费疲软和企业过度投资,而中共当局对特定产业部门的大规模支持加剧了失衡,给美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工人和企业带来巨大风险。
十多年前,中共政府的大规模支持导致低于成本的中国钢铁充斥全球市场,并摧毁了全球和美国的工业。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