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水熊虫蛋白或助人体细胞抗衰老
The Epoch Times
延年益寿是人类的最大愿望,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找抗衰老的办法,一种极微小的虫子的特质,吸引了科学家们的注意。他们希望这种虫子身上的CA HS蛋白可对人体细胞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1773年,德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种缓步动物(Tardigrades),俗称水熊虫(water bear)。它们身长不到0.5毫米,外型短而丰满,有四对腿,每对腿末端都有爪子,生活在山顶、深海、热带雨林和南极洲,目前有记录的种类有一千多种。
这种虫子对温度等适应性极强,它们可以在-272°C至190°C的温度范围内生存,它们的抗压、抗脱水、抗高辐射、耐饥饿的能力超强,甚至可以在外太空的真空环境下生存。
另外,水熊虫在干燥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也让科学家感到困惑,因为与其它许多生物进入假死状态不同,水熊虫能在遭遇极端环境和危险时,进入一种称为“生物停滞”的状态,等到有水源或安全时会再恢复成原来的样子继续生存。
美国怀俄明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等机构,共同合作,对水熊虫身上的无序CAHS蛋白是否能对人体细胞发挥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成果3月19日发表至《蛋白质科学》杂志上。
这次研究重点是水熊虫CAHS蛋白中的CAHS D蛋白,它是该动物脱水所必需的物质,同时会增加生物的耐干燥性,并且足以保护体内敏感的物质免受干燥引起的损伤,CAHS D还可以从溶液变成固体凝胶态,这些机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
研究团队发现水熊虫体外凝胶化时,CAHS D可以限制或固定其本体的分子运动,并保护细胞免受干燥的有害影响。若在体内凝胶化可以观察到CAHS D形成一种类似纤维网的状态,去支撑和固定水熊虫的身体。
由于水熊虫细胞在干燥和补水过程中,会导致其细胞内重要的乳酸脱氢酶(LDH)出现活性丧失,而CAHS D保护细胞的机制,恰好可以有效保留LDH酶的活性,避免遭受到破坏。
这种纤维网具有抵抗水熊虫细胞体积出现剧烈变化的作用,同时能减少细胞新陈代谢,而两种凝胶化的状态是可逆的,具有提高细胞存活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