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摊派新增企业指标 山西粉饰经济丑闻曝光](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11/id14126757-GettyImages-1236291883-700x359.jpg)
层层摊派新增企业指标 山西粉饰经济丑闻曝光
The Epoch Times
山西省近日爆出丑闻,当地政府为粉饰虚假经济,上级官员层层摊派,下级官员弄虚作假,导致“新增市场主体数量”暴增,甚至出现一名村书记本人办理了20多个营业执照。实际上,为“新增市场主体数量”设定指标的不止山西省。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多名基层干部爆料说,当地在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过程中,存在严重造假现象。这两年,阳高县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的考核,乡镇领任务再分到村里,村支书只能找亲朋好友完成登记注册,甚至把多个经营主体都注册在自己名下。他们称,这样的层层摊派实在吃不消。
中国之声4月19日的报导曝出了上述丑闻。报导说,从2022年4月起,阳高县有了“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县里派给乡镇,乡镇再派给村支书。
爆料的基层干部说,最近一次任务于2024年2月26日下发,要求2天之内,镇里要新注册9家企业,最终他们镇超额完成任务,注册全都是“个人独资企业”。这样的要求,每个月都有。从去年8月到今年2月,全镇共注册企业二百多家,有人半年时间开了6家公司。
据基层干部称,要完成的“市场主体倍增”的数量是县里给乡镇、街道摊派,合作社办理多少个,公司办理多少个,每个月都有任务。乡镇没法只能给村里摊派,村支书只好找人注册没有实际营运的执照,这个月刚办完,下个月任务又来了。每个月都要通报,完不成挨批评。
起初几个月,村支书们会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车接车送地去县城办注册手续,后来县里派工作人员下到镇上,方便大家办手续。最初的要求是每个人只能注册三个经营主体,但随着任务压力增大,上级放宽注册限制,村干部自己也注册多个营业执照。“后来不好找人,就可着一个人一直注册。”
2023年年中,新任务又来了。市场主体不仅要“数量”,还要“质量”。县里不再考核个体工商户的数量,而是要提升市场主体中企业的占比,任务考核要求是新注册企业才算。同时因为2023年上半年任务压力大,个体工商户数量大增,导致企业占比过低,县里又要求之前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办理注销,升级为公司。
一份阳高县2022年4—8月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分解表显示,参与考核的有阳高县11个乡镇以及社区办、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工业园区、招商服务中心。
4月份,全县任务量为新增市场主体1100个,实际完成720个;5月份任务数750个,实际完成685个;6月份任务数709个,实际完成751个;7月任务量970个,实际完成829个;8月任务量中包含了7月未完成的,一共是1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