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欲振乏力 专家警示赴陆投资当心风险
The Epoch Times
11月20日,台湾公共策益、台湾智库等多个单位共同举办座谈会,关心台湾人前往中国大陆投资的风险、“中国发财梦后的代价”等议题。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经济欲振乏力。台湾人投资中国,往往落得“人财两失”的下场。
路透社调查显示,经济学家预估,川普新政府明年初可能对中国进口商品课征近40%的关税,可能导致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减少约0.5至1个百分点。
主持人、台湾教授协会会长陈俐甫指出,1990年代很多台商将中国当作圆梦的捷径,迎向“改革开放”浪潮,结果投资受害者却多到需要“成立协会”来争取救济。“经过30年,仍有台湾青年前往中国大陆投资,显示我们亟需相关的经验传承。”
台湾智库副执行长董思齐表示,虽然中国和台湾一样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但中共从未实行真正的自由贸易(free trade),而是运用了典型的搭便车贸易(free rider trade),利用国际规则牟利,却未提供公平贸易的基础。他强调,这种裙带资本主义与掠夺型经济体制,迫使企业与个人必须妥协价值,甚至压抑国族认同,对青年世代更是价值观的试炼。
董思齐认为,台湾的红利来自民主、自由与创新,这些核心价值正是全球公平贸易潮流中台湾最大的优势。他指出,与其陷入中国市场的政治压力,台湾应透过多元的区域合作和新市场拓展,为青年创造更多元的选择。他特别提到,要让青年站着赚钱,而不是跪着发财,并呼吁青年世代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坚守价值与尊严。因为唯有如此,台湾才能在全球舞台上展现独特的竞争力,为未来奠定长远的基石。
淡江大学战略所助理教授马准威分析,“杀头又赔钱的生意没人做”,中国的外国人直接投资(FDI)大幅下降3成,这是因为国际资本的敏锐度高,已嗅到中国的政治风险。
马准威说,2023年中共通过《反间谍法》,明言不准违反中共国家利益,却没有定义何谓中共国家利益,这是中共法律空泛抽象、容易罗织入罪的无数例子之一;而今年又发布反台独22条,将台湾身份被特殊化。他补充,中共依赖人治,愈来愈难以驾驭日趋复杂的世界经济贸易,因此经济欲振乏力。
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国臣认为,台湾人投资中国,往往落得“人(格)财(产)两失”的下场。因为台湾人无论如何讨好中共,还是非常容易“辱华”,例如曾在中国红极一时的演艺人员,放弃自己的国家认同,却因一次失言就沦为中国民众最讨厌的艺人。
王国臣提到,韩国三星长年面对中国厂商的削价竞争和层出不穷的智财权侵略,节节败退,如今股价已被台积电甩开,即将黯然退出中国。反之,澳洲遭到中共严厉经贸制裁,反而让澳洲提早分散市场,避开中美贸易的风险,缴出极为亮丽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