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日闲】千年一秀叹华夏
The Epoch Times
春风吹绿了原野,暖阳唤醒了群花,三月与四月的交汇,处处都充满了不可预期的惊喜。在这美丽的时节,纽约一年一度的神韵演出也如期而至。
春风吹绿了原野,暖阳唤醒了群花,三月与四月的交汇,处处都充满了不可预期的惊喜。在这美丽的时节,纽约一年一度的神韵演出也如期而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神韵的表演览神州风貌,品历史古韵。
饱满、纯净的色彩是神韵给我的第一印象。放眼当今的艺术流派,俄罗斯列宾美院油画沉重的深灰、欧洲印象派朦胧的亮灰、美式尖锐的波普多是常见的配色。统一的灰调较为容易达到色彩上的和谐,新锐的撞色则容易博人眼球。但神韵舞台上的色彩却让我眼前一亮,这来源于自然的配色,纯而不艳,多彩而不纷乱,让人心驰神往。
舞蹈演员的身姿更是如飞燕,轻盈地舞动与穿梭于自然之中,像流水随风无形却变化万千。中国古典舞刚柔相济的身法身韵,将表演从视觉的协调上升到整个作品气韵的谐和。舞蹈中讲究“气口”,即不仅是节拍的韵律,而是整个舞台上所有演员气息的统一,这样谐和的气场同样也会带动观众进入舒展而放松的状态。因此一场好的表演带来的影响真可谓是“绕梁三日”,让人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反之,现代派先锋艺术中总以打破和谐、使用激进与实验性的手法为“前卫”。这种抽象甚至扭曲变异的表达方式拉远了民众与艺术间的距离,甚至对普世价值都起到了颠覆与毁灭的作用。在艺术圈子先锋与激进的话语像回音墙里的声波,被逐渐加强,声浪越来越大。但真正的善与美总是能唤起人心中本性的良善,毕竟人们都希望自己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因此传统的艺术无论何时都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如神韵在全世界受到欢迎一样,协和之美是可以跨越民族与文化渊源流传的。
不仅是舞台的表现形式,神韵演出中的小舞剧传递出的价值观也是善与美并存的。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但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其中的价值观已经在一次次影视作品与衍生品中被改得面目皆非。神韵作品中呈现的却是故事本身,神传文化中质朴纯粹的动人情节。在“神韵作品”网站中,您甚至还可以看到融合了舞蹈表演的原创歌剧《王允施计除董卓》。貂蝉之美不仅是外在风姿绰约,更是其深明大义,舍生救国的内在精神。很遗憾的是,在当代中国年轻人中,谈起貂蝉可能都是游戏中的角色形象。神韵带来的不仅是美不胜收的演出,而是一场文化的复兴,为您掸去当代名利场上的混沌,情欲中的泥泞,重新找回人先天的本性,与文明源起时的灿烂。
观看完神韵后,常常发自内心的升起对中华文明的尊敬与喜爱,千百年来,多少历史先贤铺垫出这精彩纷呈的文化,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一方方水土养出不同的民族。但归根,无论南北,无论古今,真正的文化源于神的铺垫,所以我们都有善良的底色。在这里,文月真心推荐您走进林肯中心,欣赏一次这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与朋友共享一段难忘的时光。@◇
责任编辑: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