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I逾十年多轮负增 专家:中国经济陷困境
The Epoch Times
中国6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0.2%,较5月年增率下滑0.1个百分点。更令人关注的是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下降0.8%。专家表示,事实上PPI此前经历多轮负增长,十多年来大多数时间处于负增长状态,反映中国进入通缩期,经济陷入困境。
根据中共统计局7月10日公布的数据,中国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0.2%,为三个月来最低。5月CPI同比上涨0.3%。6月食品价格下降2.1%,但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8.1%。
CPI环比下降0.2%,5月为下降0.1%。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7月11日对大纪元分析说,把其中猪肉的比重拿掉,中国CPI就不仅是低迷了,明显有一定的通缩,证明居民消费能力不断下降,以及经济活动和社会盈利能力的下降。
6月份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去年同期下降0.8%,降幅小于5月1.4%的降幅。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
PPI降幅虽为17个月来最小,但路透社分析,这是因为去年基数较低。《华尔街日报》则指,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已是连续21个月负增长。
黄大卫对大纪元表示,这证明了企业接订大量减少,盈利能力在下降,整体经济的下行还在继续。“现在还没有找寻到经济下行的底部,更加不用谈复苏。”
黄大卫还说,需要留意,工业的PPI的指数连续21个月的下降,背景是北京对所谓新三样,就是电池、电动车和风力发电这些产业的补助增加,被欧洲和美国指责产能过剩和对外倾销。而在增加补助支持产业之下,PPI还在下降,说明没有改变出口不佳的现状。
“一方面是国内的消费力严重萎缩,导致国内订单的减少。另一方面,哪怕在对外倾销、大量出口情况下,PPI仍然降低,意味着高附加值的订单不断的减少,整体的出口规模其实都缩小。”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