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白崇禧将军告诉你“清共”真相
The Epoch Times
白崇禧说,不出三日,上海清党任务全部完成,这之后各省先后响应,执行清党,将共党分子彻底清除。白崇禧最后表示,“清党运动,实为本党之一大转折,亦革命成败之重大关键。”事实也是如此。自此之后,中共被迫从城市逃到偏远的农村、山区,建立根据地艰难生...
是什么原因导致国民政府“分共”、“清共”?中共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惹恼了国民政府,中共党史中却一直语焉不详。近日翻阅胡适日记在其1952年4月12日的日记中贴上了一份剪报,内容是台湾军闻社采访曾任国民政府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兼淞沪卫戍司令的白崇禧将军,回忆当年清党往事。
白崇禧,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有“小诸葛”之称。他还是中华民国首任国防部长。他与李宗仁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重要将领,为抗日战争做出重要贡献。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后,白崇禧被委任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6年在台北病逝。
对于当年“清党”的前因后果,白崇禧非常清晰地给出了答案。他说1924年,中国国民党改组,孙中山提出了“联俄容共”政策。对外联俄,是希望联合可以平等对待中国的国家,“共同奋斗”。当时苏俄派了军事顾问德箕山嘉和加伦、政治顾问鲍罗廷前来联系国民党。彼时由于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之邪恶认识不清,希望得到苏联支持的孙中山上了苏共的当,决意与苏联联合。
在与苏联联合的同时,孙中山对内则采取“容共”政策,即允许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推行三民主义,希望与中共党员一起为国民革命而努力,并将中共同化,将隐患在无形中消除。而中共接到苏共“借国民党的躯壳,以发展自身的组织”的指令后,令党员相继加入国民党。
孙中山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中共的邪恶本性决定了“容共”的后果是严重的。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不但没有遵循孙中山提出的“应该服从纪律,不应该公开批评国民党”的要求,还不断发展自己,并攫取了国民党宣传、组织部门以及黄埔军校的领导权,同时制造国民党内部的左派和右派之分,即以“亲俄亲共”和“远俄反共”为划分界限,开始了左派对右派的反对和斗争,将不亲俄亲共的国民党人骂成了“反革命派”,直至将他们开除出党。
白崇禧亦点出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后,暗中发展,“阴谋篡窃党权”。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召开,中共的夺权计划在此次会议上得以完全实现。国民党中央常委、中央执委和中央委员中,共产党身份者和国民党亲俄亲共的“左派”领袖已分别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剩下的三分之一被认为是中派,蒋介石则被压到了中共党员谭平山之下。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中,中共党员占了大多数。也就是说,国民党中央的重要领导职务几乎全部被共产党所占据,国民党各级地方组织也几乎全部为“代国民党建立党部”的共产党所把持。
此时,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根本无人问津,而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大”上提出的北伐建议,遭到了全体苏俄顾问和中共的反对,中共更在广州市区到处散发传单,广贴标语,公开反对国民党北伐,并散布流言,首指主张北伐的蒋介石为“新军阀”。
中共对国民党的侵蚀引起了国民党内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有识之士的不满。为了限制中共在国民党内的扩张,蒋介石于3月下旬利用“中山舰事件”提出了整理党务,收回了一部分党权,并决定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