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哀歌》作者:盼中国人不再受我受过的苦
The Epoch Times
博大出版社推出鲍承模撰写的回忆录《共产哀歌——红旗下的岁月》,20日在台北举行新书发表会。“‘专制社会把人变成鬼,自由社会把鬼变成人。’我的经历正是这句话的最写照。”鲍承模说:“希望中国人不再受我受过的苦。”
20日下午的新书发表记者会,由台湾大学新闻所荣誉教授张锦华主持,主讲人为该书作者鲍承模,印太战略智库执行长矢板明夫、《共产世界大历史》作者吕正理出席为新书推荐。
张锦华表示,这本书以文革为背景,反思了中共极权暴政下的历史。鲍承模的传记是文革历史浩劫的缩影,提醒人们勿忘历史,珍视言论自由,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她说,鲍承模的记忆力超强和博览西洋文学经典,使得传记的内容触动人心,发人深省。
历经六年,美国纽约州教育专家鲍承模完成了回忆录《共产哀歌——红旗下的岁月》。他介绍新书取名中有“哀歌”二字的含义,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为我本人在中国32年地狱般的日子唱一曲挽歌。在离开中国之后的许多年里,我常常从噩梦中惊醒。可幸的是那些日子终于结束了。哀歌的另一层意思是为中共政权敲响丧钟。”
鲍承模说,鲍氏家族源远流长。鲍家人本是蒙古贵族,和客家人一样是从北方南迁的。著名人物有:明朝的兵部尚书、工部尚书鲍像贤;清朝的鲍志道、鲍漱芳父子在扬州任两淮盐务总商,成为江南首富,他们在乾隆帝下江南的时候代表扬州商会恭奉圣驾。棠樾村头的牌坊群,七座青石牌坊全部是明清两朝皇帝为表彰鲍家的功德而下旨御制的,为全国仅有。鲍氏宗祠里,陈列着乾隆皇帝到访写下的题联: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
鲍承模的父亲曾加入国民党三青团,担任国民党上海市执行委员,也和中华民国前总统蒋经国有过一段交往。“共产党来的时候,我父亲没有选择去台湾”,他认为有两个共产党弟弟罩着应该没事。但事实证明,鲍承模的父亲低估了共产党的残暴与冷血,真是一念之差后悔莫及。
“我们鲍家三代人的苦难,其根源就是共产革命。”鲍承模1952年出生于上海,三岁时,父亲就在中共“肃反”运动中,因“历史反革命”被捕;然后被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处无期徒刑。鲍承模从此成了社会垫底的贱民,备受欺凌。“我们小孩子就是成了备受歧视的‘狗崽子’”;“我在农村里,他们(共产党)不把我当人,他们没有任何人性。他们说,杀掉你就像杀掉狗一样,让你活着,就是对你最大的恩赐了。”
鲍承模形容自己被当成“鬼”一样的活着。冥冥之中,受到笃信佛教的外婆慈爱宽厚的照顾和鼓励,他决定不要放弃,在难苦压抑的环境中自励自学,终能在文革结束后,种种幸运的机缘下,于1984年来到美国自费留学并最终获得教育学博士,在纽约州政府教育单位担任“提高教学品质专员”。他感谢在美国遇到好多位贵人相助,感受到美国人的友善和制度的公平。
2018年退休后,66岁的他着手撰写回忆录,“动笔之后,我必须直面过去的伤痛,好像在地狱般的往事里重新走一遍”。“但我希望我的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32年生活在专制制度和40年生活在自由社会的经历,能够引起读者思考。”他希望自身人生翻转的经历能给予中国人思想“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