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最高检“帮”民企 专家:按需随时翻覆
The Epoch Times
7月最后一周,中共领导层发出“救经济、救私企、促消费”的全面动员。其中在扶持民企方面,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支持民企“31条”后,最高检、最高法也配合出手。不过,专家认为措施对于救经济效果有限,而中共对民企的定位就是做一个补充,对民企的态度会据不同的政治需要和经济需要翻覆。
中共最高检察院7月31日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其中提出,依法惩治影响民企健康发展的民企内部人员犯罪。
最高检声称,不过度介入民营企业经营活动,不能以保护民营企业利益为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8月1日对大纪元表示,最高检说法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此举其实暗藏着中共对民企实质上的干预。
“中共近期一直说要支持民企,但是动作上却仍想着让民企服从党的领导,包括打击特定领域的民企,如科企、教培行业等等。殊不知当局这种做法却是让民企无信心的根本原因所在。”
他认为,最高检要严惩民企“腐败行为”。换句话是对民企的监管越来越严厉。这么做只会扼杀民营企业家的创造力,使得民企更无信心,从而带动中国经济继续直线往下。
7月31日,中共最高法院发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典型案例”。据澎湃新闻报导,在一起合同纠纷案中,宁波两家国有企业试图将经营风险转嫁至民营企业,法院以合同违约判令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最高法审委会副部级专委刘贵祥表示,通过这些案例旨在推动各级法院“有效落实平等保护原则”,机关法人、国有企业违约毁约、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同样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旅美经济学家黄大卫(Davy Jun Huang)7月31日对大纪元表示,最高法称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国企不能将经营风险转嫁民企,是有所指的。比如现在很多地方债务比较繁重,市场风险在增加。由于国企承担了政府一些工程,很多时候会再分包给民营企业。有时地方财政没办法支付给国企,国企也没有把资金支付给民营企业。最终把大部分的风险转嫁给了民营企业,导致民营企业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