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爆中国工业软件关键技术未能自控
The Epoch Times
中共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在两会表示,工业软件是中共“国之重器”,但95%依赖进口。在该领域被“卡脖子”的程度比芯片领域严重得多。其还为此发出呼吁。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工业软件要达到全球一流水平至少还要10年。
上观新闻3月10日报导,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呼吁,工业软件作为“国之重器”,急寻以更大力度创新突破。
张英在两会专访中表示,中国95%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50%的高端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中国工业软件在关键技术上未完全实现自主可控。
张英表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软”动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英表示,在工业软件领域,被“卡脖子”的程度相比芯片领域还要严重得多。这对于中国的软件技术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限制。
工业软件是指专用于工业领域里的软件。简单来说,工业软件是将工业知识软件化,将企业在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核心流程中的经验积淀融合在软件系统中,用以提升企业全流程的工作效率。
工业软件大体上分为两个类型:嵌入式软件和非嵌入式软件。嵌入式软件是嵌入在控制器、通信、传感装置之中的采集、控制、通信等软件,非嵌入式软件是装在通用计算机或者工业控制计算机之中的设计、编程、工艺、监控、管理等软件。
尤其是嵌入式软件,应用在军工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之中,对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要求特别高,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和测评。还要特别强调的是与设计相关的软件,如CAD、CAE等。
澎湃新闻曾报导,工业软件已经被公认为“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是数字经济时代工业领域的“皇冠”。中国号称制造业第一大国,然而,核心工业软件领域却始终是中国产业发展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