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国经营运河港口 巴拿马亏本逾10亿美元
The Epoch Times
巴拿马政府正在调查特许经营运河港口的中国企业,是否涉及官商勾结,损害巴拿马国家利益。该公司多年来3次修订合约,谈判过程不透明,形同黑箱作业,让巴拿马政府至少损失10亿美金(约新台币320亿元)的收入。
巴拿马主流媒体“新闻报”(LA PRENSA)报导,隶属于香港“长江和记实业”的中国企业“巴拿马港口公司”(Panama Ports Company, PPC),在1997年1月取得巴拿马政府批准,特许经营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Balboa)和克里斯托巴港(Cristobal)两个关键港口25年。
“巴拿马港口公司”最初承诺每年向政府缴纳固定费用2220万美金及收入的10%。在2005年修改合约决议后,却取消了缴纳固定费用的规定,改将每个货柜的处理费从6美金提升到9美金,并且要求该公司投资改善港口设施。该合约前前后后总共修订了三次,但是越修条件对“巴拿马港口公司”越有利,引人质疑。
而在2010年,巴拿马政府将货柜处理费定为12美元后,同时要求从2013年开始,每5年要重新审视合约条款。但是到现在已经过去近12年,费用仍然没有重新调整。
“新闻报”(LA PRENSA)指出,依照2010年制定的每个货柜12美元的费用标准,如果根据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分别在2013年、2018年和2023年进行调整的话,现今每个货柜运输的费用应该在16美元左右,而不是现行的12美元。虽然运河港口有其它国家企业经营,但是中国掌握的两个最关键的港口,从2010年到现在,至少让巴拿马政府短收10亿美金的税收。
而巴拿马前政府多次对合约条款调整,明显图利中国企业。谈判条件和过程拒绝公开透明,许多资料更被前政府列为“机密”,导致有关单位无法审查。
“巴拿马港口公司”还以会影响营运获利为由,强烈反对并企图阻止巴拿马政府在其拥有的克里斯托巴港(Cristobal)附近,扩建太平洋沿岸港口设施,也引发国家发展和企业利益冲突的争议。
此外,“巴拿马港口公司”自从1997年,获得运河港口长达25年特许经营权后,又在2021年依照“自动续约条款”,又取得25年的特许经营权直到2047年。但巴拿马现任总统穆里诺(Jose Raul Mulino)政府认为,港口运营续约过程不透明,不仅涉及贪腐弊端,更可能成为中国在各地推动“一带一路”中常见的“债务陷阱外交”,因此下令审计部门动员调查该公司。
(转自中央社,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