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低迷蔓延 京沪等地高档写字楼受冲击
The Epoch Times
中国经济复苏令人失望,企业希望减少租金支出,转向租金较低的地点,包括上海、北京等中国大城市最高档写字楼空置率正在上升。
企业削减成本是应对困难时期的本能反应,但可能会让中国经济情况变得更糟。外界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担忧日益加剧,全球银行已经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
日经新闻8月20日报导,在北京和上海拥有写字楼的香港上市公司Soho China上周五(8月18日)表示,“第二季度的经济活动再次开始降温”,该公司上半年利润下降93%,至1,361万元人民币(189万美元),“租金和入住率将持续承受压力。”
英国房地产服务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表示,截至6月份的季度,上海甲级写字楼中终止租约的租户多于签约的租户,这是自2015年以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该公司发现此类写字楼的空置面积为7,445平方米。
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数据显示,北京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连续第三个季度上升,截至6月底,空置面积为13,461平方米,为2015年以来最高数字。
拥有一家食品和饮料进口公司的黄立北(Huang Libei,音译)表示,在房东六年来首次试图提高租金后,他于2月份将办公室搬出上海高档的徐家汇区。由于需求低迷和人民币贬值对他的生意造成了影响,他选择了几公里外的一个便宜16%的地点,每月费用为50,400元人民币(6,974美元)。
“租金是我们现在可以削减的极少数管理费用之一。”黄告诉“日经新闻”。
总部位于美国德州达拉斯市的房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在8月8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由于需求持续低迷,中国大陆一线城市的租金将进一步下降。”这次电话会议值得注意,因为CBRE在1月份预测,随着中国经济在放松COVID-19限制后复苏,对办公空间的需求将“强劲”。
世邦魏理仕全球投资者思想领导力主管兼亚太区研究主管Henry Chin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复苏慢于预期,许多租户在承诺新租赁之前采取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