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主政贵州时铲除近800万亩玉米 引热议
The Epoch Times
中共贵州省委前书记孙志刚昨天(14日)受审,被指控二十一年贪8.13亿多元(人民币,下同)。陆媒披露,孙志刚曾在贵州大搞所谓农村“产业革命”,“消灭”近800万亩玉米。大陆网民纷纷追问:谁提拔的他?
孙志刚被控在2002年下半年至2023年8月,利用职权直接或通过他人共计受贿8.13亿余元。这意味着孙志刚受贿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一年,在此期间他曾担任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人大主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界面新闻”8月15日报导,孙志刚主政贵州五年间,曾举全省之力欲“消灭”玉米,号称“农村产业革命”。
据报,2015年10月,孙志刚被任命为贵州省委副书记,随后成为副省长、代省长,第二年1月当上省长。当时孙志刚已经62岁,这是正部级官员即将退居二线的年龄,但他反而再获重用,这被外界解读为中共高层打破用人惯例。
贵州农民种植玉米的传统已沿袭四百年,玉米历来是省内主要粮食作物。孙志刚上任后发力搞“玉米革命”。
当时全国范围内已经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贵州当时官方宣传称,玉米属于低效作物,农民种植玉米一亩地收益仅有600元左右,而如果改种蔬菜、水果和药材等其它高价值经济作物,一亩地收入可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有研究单位则称种植玉米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据悉,孙志刚任内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被官方视为“产业扶贫”的需求。孙志刚曾在中共《求是》杂志发文表示,传统的小农经济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和所谓“脱贫攻坚”。
2017年,贵州当局一年下来只减了37.57万亩玉米种植。但孙志刚接任省委书记半年后,要求各地按照“15度以下的耕地主要改种蔬菜、食用菌、草本中药材等高效作物;15~25度坡耕地主要改种蔬菜、木本中药材、茶叶、精品水果等;25度以上坡耕旱地全部退耕还草、还林”,调减玉米种植。
2018年3月8日,孙志刚宣布“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一场轰轰烈烈的减种玉米行动在贵州全省开始。有的地方出现“你敢种,我敢铲,坚决不留苞谷秆”的标语口号,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官方人员拔玉米苗和农民打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