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春,八达岭脚下石峡村热闹非凡——
Beijing Daily
出了德胜门,沿着京藏高速一路向北,海拔不断升高,道路逐渐崎岖,一座座壮丽的烽火台不断出现在视野中,这便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脚下。 春分前后,北京市延庆区还没褪去凉意,道路两旁的树木尚未冒出绿芽,春风似乎还没突破严寒的屏障,为这里带来生机。不过,石峡村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处处张灯结彩,民宿小院内飘出阵阵饭香,石光咖啡厅里笑声不断,古巷子间游客们来回穿梭……
这座藏身于长城脚下的古村,何以打破“冬闲”规律,成为淡季旅游的“流量担当”?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石峡村的村民回信,勉励村民要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此后石峡村一时名声大噪,前来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了给游客们留下良好的旅游体验,我们去年新建了停车位,翻新了公共厕所和管道,2025年计划把路面也升级一下。”石峡村党支部书记李汉东说。
走进石峡村的石光民宿,有中式、简欧、传统等各式各样装修风格的房间供游客选择。走进一间现代装修风格的房间,民宿老板贺玉玲一按开关,天幕徐徐拉开,湛蓝的天空成了房间的天花板。“这间房特别适合年轻人,我们这里光污染少,晚上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满天繁星。”贺玉玲说,每间房都注入了设计的巧思,每套民宿都有自己的主题和特点,让有不同需求的游客都能够在居住体验上得到满足。
2014年,贺玉玲通过石峡村的招商引资政策来到这里投资民宿和餐饮。十年前,石峡村还是一个长城脚下破败的小山村,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开发,在经过多次考察后,贺玉玲决定租下20套闲置民房改造成民宿。为了支持贺玉玲来石峡村投资,村委会主动让出了办公的院子,现被改造成了石光民宿的前台和餐饮部。
有了探路人,村里面的民宿慢慢多了起来。大家伙儿看开民宿有钱赚,也开始试着做起了民宿生意,并利用村校联合的机会,打造更吸引人的民宿风格。最近两年新建成的民宿都很有特色,从城里面过来体验住宿的游客越来越多。

近日,门头沟区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会,确定“2+10+N”营商环境改革体系。该体系聚焦公共营商环境与垂直营商环境“双核驱动”,围绕市场、法治、政务、人才、生活服务等10大核心维度,配套N项专项政策与创新举措,持续构建系统性、精准化、全链条的区域营商环境生态。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近年来,门头沟区以“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和“营商环境建设年”为抓手,聚焦公共营商环境和垂直营商环境的提升,实施打造首都营商环境“新高地”三年行动,发布营商环境优化提升“1+4”行动方案,推出全市首个政务服务AI咨询平台“门小政”以及“京西法律智谷”“双承诺”“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金融超市”等创新举措,推动营商环境速度、温度、安全度、便利度和发展度不断优化,使门头沟区拥有城区的位置、郊区的成本、新区的机遇、景区的环境、老区的热情“五大优势”更加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