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行”生动实践面对面②|首师大:在文化传承的长河中奋力摆渡
Beijing Daily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4月3日,“‘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信仰行先进人物面对面宣讲报告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
报告会上,宣讲团的6位成员用鲜活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北京落地生根的故事。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峪村第一书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传承人张建平将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北京环卫集团职工张旭凭借对知识的热爱与积累,成为颐和园的文化传播者;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演员李炟橙用皮影戏传播中国好声音,推动中国皮影走向世界舞台;“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第四代传承人赵义强以声音留住运河记忆,大力弘扬运河文化;延庆区香水园街道社区退休居民徐兰凤爱人孟宪利收藏百年前长城藏品,向全国、世界宣传长城文化;大北照相馆摄影师贺柏音跟随前辈奋斗脚步,用镜头记录时代华彩瞬间。
宣讲结束后,宣讲员们与三十位学生代表齐聚一堂进行面对面交流。6位同学分享了自己聆听宣讲后的感受,决心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相结合,号召大家关注文化、传播文化、传承文化,用青春力量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
最后,李炟橙老师介绍了皮影的起源、制作流程和表演技巧,给每位学生分发了皮影,教授大家掌握点头、转身、握手等动作技巧,并邀请同学们一同表演。同学们深深沉浸在皮影的独特魅力中,乐在其中,热闹非凡。

近日,门头沟区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会,确定“2+10+N”营商环境改革体系。该体系聚焦公共营商环境与垂直营商环境“双核驱动”,围绕市场、法治、政务、人才、生活服务等10大核心维度,配套N项专项政策与创新举措,持续构建系统性、精准化、全链条的区域营商环境生态。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近年来,门头沟区以“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和“营商环境建设年”为抓手,聚焦公共营商环境和垂直营商环境的提升,实施打造首都营商环境“新高地”三年行动,发布营商环境优化提升“1+4”行动方案,推出全市首个政务服务AI咨询平台“门小政”以及“京西法律智谷”“双承诺”“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金融超市”等创新举措,推动营商环境速度、温度、安全度、便利度和发展度不断优化,使门头沟区拥有城区的位置、郊区的成本、新区的机遇、景区的环境、老区的热情“五大优势”更加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