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长期通货紧缩 大跃进以来首次
The Epoch Times
中国正面临自1960年代以来时间最长的通货紧缩。据彭博社报导,摩根大通(JPMorgan)和花旗集团(Citigroup)等一些大型华尔街银行预测,中国的通缩状况将持续到2025年,这情况自1960年代毛泽东大跃进运动以来,还没有见过。
根据彭博社调查的15位分析师的中位数预测,中国2025年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将达到-0.2%,相比之下,在疫情前的十年中,这一指数平均数字为3.4%。
至2024年第四季,中国GDP平减指数可能连续七季处于负值,追平19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纪录。预计到2025年,GDP平减指数将连续第三年再次下降。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滨表示:“GDP平减指数为负,或名目GDP成长疲软,将透过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减损,直接损害经济,并透过营收成长疲软间接损害经济。”
根据北京官方数据,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部门去年价格下跌2.3%,是所有行业中跌幅最大的,接着是房地产和交通运输业。
在制造业方面,通货紧缩反映出国内消费需求长期疲软,但是,生产力度却仍然维持。供需严重失衡,导致工业部门连续第二年面临最严重的通货紧缩压力,工厂之间激烈竞争,使企业利润率严重下滑,还压低了出口价格,令海外出货量增加。去年贸易顺差创新纪录,引发全球范围内的保护主义反制浪潮。
标普全球评等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路易‧奎兹(Louis Kuijs)表示:“中国经济的一个结构性特征是,许多企业在获利能力较低甚至为负的情况下,持续维持甚至扩大产能。”“这方面的情况不会很快改变。”
在房地产方面,房产投资已持续萎缩两年多,到2024年底几乎肯定是再次暴跌。房地产危机导致中国家庭财富蒸发约18兆美元,使人们倾向储蓄,不再消费。房产投资持续下滑,也拖累建筑业的成长。
通货紧缩可能成为经济的无形杀手。人们预期商品价格会继续下跌,从而延迟购买,这使企业利润减少,导致降薪、裁员、减少投资;失业使一般民众的消费支出再次下降,并导致商品价格进一步螺旋式下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