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企业“控货稳价” 引热议](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2/000_Hkg8036895-700x359.jpg)
中国白酒企业“控货稳价” 引热议
The Epoch Times
在中国白酒行业出现了出厂价格高于销售价格的倒挂之后,很多酒企实行了停止接受新订单的措施,即“控货稳价”策略,但是有业界人士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
据和讯房产2月12日报导,在中国新年之前,中国很多品牌的白酒就出现价格倒挂的现象,像五粮液第八代普五在淘宝百亿补贴频道的价格是885元(人民币,下同)/瓶,与线下渠道955元/瓶价差显着,也远低于出厂价1019元/瓶。
中国新年期间,次高端白酒在的动销表现疲软,部分区域市场甚至出现价格倒挂20%~30%的现象。平安证券分析说,由于商务需求疲软,次高端白酒依然承压,动销同比仍有较大幅度下滑。
面对白酒市场低迷,今年1月份,五粮液在华东、华南、华中等多个区域暂停第八代普五(52度)的全渠道供货,以稳定价格。1月10日,贵州珍酒下发通知,停止接收第三代“珍十五”(含无奖)产品销售订单。1月21日,李渡酒业下暂停供应李渡高粱1308申遗献礼、李渡高粱1955、李渡高粱1975等产品。
中国新年期间,酒企今世缘发布通知,暂停接收42度500ml国缘四开、对开销售订单。2月6日,洋河股份宣布江苏省内暂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蓝销售订单,同时还对梦之蓝M6+实施严格的配额管控政策,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市场暂停接收销售订单。
目前,白酒企业以“控货稳价”为核心策略,多家头部白酒企业暂停部分核心产品供货的做法仍在继续。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的认为,停供带来的价格修复更多是短期效应,能否长期维持还需看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以及企业的后续策略。
白酒分析师肖竹青认为,进行控量保价的行为是一个技术手段,白酒行业本质上需要改善的是供求关系,但这背后存在经济环境、社会就业等多重因素相互影响,从根本上来讲,还是需要恢复消费信心。
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表示,今年酒企的停货举措与往年相比有所不同:“今年停货是为了挺住核心单品价格,让市场有序发展,而往年大多是为了吸引经销商打款进货,以防产品提价或无货可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