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大银行“黑榜”出炉 消费投诉7万余件](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2/07/id13775170-537560-700x359.jpg)
中国各大银行“黑榜”出炉 消费投诉7万余件
The Epoch Times
中共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下称“银保监会消保局”)周四(28日)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进入黑猫投诉)情况的通报》。今年一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75,936件。
其中,涉及国有大行20,209件,占投诉总量的26.6%;股份行29,393件,占投诉总量的38.7%;外资法人银行345件,占投诉总量的0.5%。
据银保监会消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有大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3,395.5件。其中,工行投诉量位列国有大行第一,为4,211件,占国有大行投诉总量的20.8%;交行3,468件,占比17.2%;农行3,405件,占比16.8%;建行3,386件,占比16.8%;邮储银行3,325件,占比16.5%;中行2,414件,占比11.9%。
股份行方面,一季度,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招行投诉量位列股份行前三位。其中,兴业银行4,806件,占股份行投诉总量的16.4%;浦发银行4,192件,占比14.3%;招行3,799件,占比12.9%;平安银行2,948件,占比10.0%;中信银行2,918件,占比9.9%;光大银行2,827件,占比9.6%;民生银行2,635件,占比9.0%;广发银行2,303件,占比7.8%;华夏银行1,517件,占比5.2%;百信银行494件,占比1.7%;浙商银行328件,占比1.1%;恒丰银行319件,占比1.1%;渤海银行307件,占比1.0%。
外资银行方面,一季度,东亚银行投诉量位列外资银行第一位,为140件,占外资银行投诉总量的40.6%;汇丰银行67件,占比19.4%;花旗银行55件,占比15.9%;渣打银行34件,占比9.9%;星展银行19件,占比5.5%;富邦华一银行16件,占比4.6%。
今年一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37,954件,占投诉总量的50.0%。在涉及国有大行的投诉中,信用卡业务投诉10,097件,占国有大行投诉总量的50.0%;在涉及股份行的投诉中,信用卡业务投诉23,429件,占股份行投诉总量的79.7%。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中旬以来,中国河南等地村镇银行相继爆出储户存款毫无预警地被冻结事件,涉及存款或超过397亿人民币。这些储户来自湖北、广东、山东、安徽等不同省份。
6月13日,数百名银行储户原本计划参加在郑州的抗议活动,但却发现他们的健康码突然由绿码被变成红码。“红码”事件在互联网上引发舆论海啸。在舆论压力下,当局惩处了多名官员,但却回避了一个重要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储户要求自由取出银行存款的诉求,只有部分人得到“垫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