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企业去年交上有史以来最差的答卷
The Epoch Times
中国光伏主产业链上市公司去年亏损或超600亿元人民币,龙头企业约占一半,四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陆媒报导,营收前6名的中国太阳能企业,其中5家去年的合计亏损预估高310亿元至341亿元。
财经网2月4日报导,中国不少光伏企业在2024年交上了有史以来最差的答卷。截至1月26日,已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的24家太阳能主产业链上市公司,合计归母(归于母公司)净亏损约达546亿元至623亿元。
2023年营收排名前6的中国龙头太阳能企业为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TCL中环等6家,2024年除晶科能源实现微薄获利外,其余5家合计归母净亏损约达310亿至341亿元。
其中,硅料、硅片是亏损的重灾区。相对专注硅片生产的TCL中环预告亏损金额最大,归母净亏损约达82亿至89亿元;硅料厂龙头通威股份则预亏70亿至75亿元。
报导说,中国太阳能企业营运承受压力的三大主因,分别为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内卷、部分海外市场贸易保护加剧,以及技术换代带来的资产减值。其中,供需失衡是根本原因。
以太阳能组件的供需为例,据中信建投研报指,太阳能组件的产能为1428GW;以1.2的容配比估算,2024年太阳能组件需求仅约563GW至720GW,无法支撑庞大的产能供给,2025年预期也同样如此。
报导提到,综合来看,无论对需求的预期是乐观还是悲观,短期内太阳能产业都难以逆转供需失衡的态势。
报导指,2024年第4季以来,太阳能主产业链各环节开工率及产量已有明显下降。据研调机构InfoLink数据,2025年1月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开工率分别仅约36%、47%、48%、35%。
《北京商报》曾报导,2024年,光伏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产能过剩等问题不断加剧。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