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论坛】最大敌人姓赵 习派胆战心惊](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10/id14099003-1200-x-800-700x359.jpg)
【菁英论坛】最大敌人姓赵 习派胆战心惊
The Epoch Times
大纪元内部消息:赵家人在行动,习政权难以为继;《崇祯:勤政的亡国君》被禁,习班子高度不自信;赵家人反扑最致命,习最大敌人来自萧墙之内。
旅居美国的中国资深媒体人蔡慎坤在新唐人《菁英论坛》节目中表示,《崇祯:勤政的亡国君》这本书过去的书名是《崇祯往事》,这一次出版商重新拿来包装了一下,应和了现在中国的这种政治经济氛围,有一种影射的意思。尤其是书的封面做得很夸张,这个封面有两句话,一句是“昏招连连步步错”,另一句是“越是‘勤政’越亡国”,这两句话我觉得是戳中了中宣部的死穴。
现在中宣部的部长李书磊,原来是中央党校的副校长,而且是跟习近平一起共过事的,这个人是一个读过书的人,而且熟知历史。因为中宣部在意识形态方面要保证自己不出错,大家都知道目前中国的现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明末,而这本书是经过了层层审核、层层把关的,但是居然把这样的言语放在了书的封面。
这次禁了《崇祯:勤政的亡国君》,我相信不是习近平本人看到了这本书,绝对不可能让他本人看到这本书的。如果让习近平看到这本书,那就是中宣部或政法系统的严重失职,他们肯定要承担责任的。所以说是习近平身边的这些跟班,是这些马仔们已经在揣摩他的心思,知道这本书的名称或者是这个标题很容易戳到他的心窝,所以他们主动发出了这个禁书令。实际上过去这十年关于书刊被禁的消息,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很多被禁书刊的内容都远远地超过了《崇祯往事》这本书,所以说中共是把意识形态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仅次于刀把子的地位。
独立电视制片人李军在《菁英论坛》表示,崇祯跟习近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从人生经历、从政经历,包括他们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等几个方面都非常像。比如崇祯小时候其实也是比较苦的,他母亲是被仗杀的,被打死的;那习近平小时候家里面也是被迫害,他不得不去上山下乡。崇祯后来当皇帝是偶然的,本来轮不到他,是因为他哥哥死了之后没有儿子,最后皇位才落到他手上;而习近平也是如此,本来也轮不到他掌权,到最后落到他头上来。崇祯当了皇帝后立刻就除掉了魏忠贤的阉党,那时候阉党祸乱朝政很厉害,所以他把魏忠贤除掉的时候应该是很得民心的;而习近平一上台也是大力反腐,把很多贪官打掉,大家觉得他这个反腐还挺有成就的,一度对他印象也不错。后来崇祯和习近平又都是昏招连连,有很多问题,他们都非常相似,而且这两个人都是独揽大权,不太相信人,生性多疑,到最后他们身边已经没有可信的人了。崇祯末年,李自成去攻打北京的时候,连守城的将士都躺平了,真正打仗的是太监;那么习近平现在其实也一样,下面官员也是一块躺平。所以细细分析起来,他们俩个真的有好多地方非常相像。
《大纪元时报》总编辑郭君在《菁英论坛》表示,现在的中国起码有四个方面和明朝末年非常相似。
第一个是经济发展的这种突然减缓。明朝大部分时间是有海禁的,中国人私人不许出海,所有的贸易都得官方垄断,就是所谓的朝贡体系,这是和政治挂钩的。到了1567年,就是隆庆元年开港,结果东南沿海经济大发展。英国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明朝放开海禁三十多年,大约有一亿两白银流入中国。但到了崇祯皇帝上台前十年,中国经济开始突然出问题了,结果就是贫富悬殊,财富大量集中在权贵家族,老百姓没多少钱。此外,朝廷其实也没钱,朝廷没钱主要是因为战争,整个社会结构突然发生突变,这是导致明朝大崩溃的原因。
第二个就是天灾人祸。明朝末年气候突然变冷,中国北方降雨量减少,连年大灾害,旱灾通常会导致蝗虫、瘟疫及其它问题,明末的瘟疫是接连发生,非常严重,一直到清初才好转。专家估计在崇祯皇帝最后一年的1644年是中国自西汉以来温度最低的年份。据说在广东珠江三角洲那一带的都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