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萧伯纳匆匆中国行,留下的并非只有俏皮话
Beijing Daily
1933年元旦刚过,山海关的枪炮声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此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正在周游世界的豪华邮轮上,他想到中国游览长城。 从香港一路北上,萧伯纳在上海停留不足一天,在北平逗留四天五夜,大部分时间还是私人游览。然而,来去匆匆的“跟团游”,像一次猝不及防的风暴,在中国留下了“比泰戈尔还厉害”的热闹。
林语堂、邵洵美、洪深等纷纷前往码头迎接,不料扑了个空;宋庆龄在寓所用素宴为萧伯纳洗尘,最后遗憾“会面没什么结果”;胡适号称“任其独来独往”,却低调地与萧翁会晤长达两个小时;通透如鲁迅,知道萧伯纳“本是来玩玩的”,仍以左翼文坛盟主的姿态力挺“他的伟大”。
萧伯纳的中国之行,留下的并非只有几句俏皮话。在我们遭受日本侵略的时候,在我国所谓“有力量的人”尚彷徨于歧途中的时候,他的到来,是一面镜子,亦是一种力量。
鲁迅、蔡元培与萧伯纳的合影
一次私人“跟团游”
在中国,即便你没读过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的诺奖作品《圣女贞德》,即便你没看过他的戏剧《卖花女》改编而成的奥斯卡影片《窈窕淑女》,肯定也听说过他与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萧伯纳访问苏联时,有一天与一个小女孩玩得很开心,临别时对她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没想到,小女孩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在网络上,小女孩的名字有时是娜塔莎,有时是喀秋莎,有时还会变成英国小女孩玛丽。没有人去深究这个故事的真假,毕竟,在今人眼中,萧伯纳的名字出现最多的地方,就是幽默段子集锦。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