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读《之江新语》有感
Beijing Daily
“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关于读书的一段论述。《之江新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撰写的232篇短论,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字字珠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培训中通过对此书的阅读学习,令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如何运用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科学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与规律,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高质量精细化开展群众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群众工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诉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群众工作的特点也随之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指出:“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群众工作尤为重要。
一、做好群众工作要牢记“为民”
做好群众工作要始终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滋养为民初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可见一定要办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为民造福才是最大成绩,人民满意才是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尺。
做好群众工作,要有情怀还要有水平,我们把群众当家人是情怀,群众把我们当家人才是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体现,要在服务群众上做加法,在诉求问题上做减法,在工作创新上做乘法,精准高效解决好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诉求。以我日常负责的接诉即办工作为例,要想把“实事”办到人民的心坎上,就要把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信号,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当面听心声,直接问需求,从群众“柴米油盐”各种小事中全面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既要“电话聊一聊”能“听音”,注重从群众的投诉中、牢骚中、埋怨中,听出真正的心声;又要“见面谈一谈”善“相面”,从群众的表情中、语气中、动作中捕捉到“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践行为民初心。
二、做好群众工作要善于“办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讲到“要为民办实事,先要想办事,还要能办事、办成事。”要厚植为民情怀,构建相互协作、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搭建“想办事、办成事”的长效机制,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强化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在“办成事”上下功夫。
仍以接诉即办工作为例,要苦练“基本功”,接诉即办工作政策强、变化快、要求高,要吃透政策制度、了解流程规范、掌握沟通技巧、提升办事能力,还要紧随形势变化,体现时效性、创造性,把功夫下在点滴上,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要下好“先手棋”,发挥12345热线“探针”作用,加强对群众工作数据价值开发的探索应用,充分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搭建互联互通的群众工作信息化平台,尝试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功能,深入挖掘群众工作数据价值,加强对规律性、周期性诉求问题的科学研判,了解群众需求的变化趋势和关注点,想在群众前面、干在接诉前面,提早防范未诉先办,不断提高风险监测感知和预警能力,实现公共服务质量、政策执行效率及社会治理能力有效提升。要敢啃“硬骨头”,对于群众反映的大事、要事、难事,要敢于担当“向前一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从群众角度换位审视我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积极分析研判、主动治理,通过上门办、提级办、联动办,有效形成办事合力,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
三、做好群众工作要注重“务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到“抓好为民谋利的‘小事’,必须要像抓‘大事’那样,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贯彻到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工作之中。”“实事必须实干,要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决不喊空口号、搞花架子。”做好群众工作,就要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坚持“实事必须实干”的脚踏实地,努力在求知、求实、求效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