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Back to News Headlines

萌寵集/狂奔的灰犀牛\佑 松
Ta Kung Pao
美國瘋狂揮舞「關稅戰」的大棒,向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投下震撼彈,引發環球經濟動盪。有人形容為「灰犀牛發狂」,也有人稱為「由灰犀牛變成黑天鵝的貿易衝突席捲全球」。可憐正在非洲大草原啃着短草和樹葉的犀牛,什麼也沒做,卻與「關稅戰」一起,頻上熱搜。
金融術語的「灰犀牛」(The Gray Rhino),是指明顯的、高概率的,卻易被人忽視、最終有可能釀成重大危機的事件。此一概念由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於二○一三年在達沃斯全球論壇提出,曾入選「二○一七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
真實的犀牛體重達二至五噸,堪稱非洲大陸的巨無霸,牠們身形壯碩,行動遲緩,遠望似乎威脅不大,讓人易忽略危險的存在與逼近──當犀牛被觸怒或發起攻擊時,橫衝直撞,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和破壞力。
目前,全球僅存犀牛共五種,包括生活在非洲的白犀牛、黑犀牛,生活在亞洲的印度犀、爪哇犀和蘇門答臘犀。每年九月,國際犀牛基金會都會發布最新犀牛狀況報告。據二○二四年的統計數據,極度瀕危的非洲黑犀牛現存六千四百二十一頭,較先前的最少紀錄二千三百五十四頭,數量明顯回升,顯示非洲保育計劃見到成效。
或許有人問,非洲大草原的犀牛,有白犀牛、黑犀牛之分,為何到了金融術語就變色成灰犀牛?其實,黑犀牛雖名中帶黑字,但觀其體表顏色更接近灰褐色,稱為灰犀牛更接近犀牛本色。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