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铁站大量闲置 专家析中共基建狂魔败象
The Epoch Times
中共官媒日前发文指,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新增大量高铁车站,但至少26座高铁站闲置,质疑谁应为无效投资负责,矛头主要指向地方政府。专家认为,高铁网络是中共基建狂魔的表现,是中央和地方一起投资的,基本上是一拍脑袋就一窝蜂上马的计划工程,如今产能过剩,深陷债务危机。
另外,作为中共党魁习近平形象工程的雄安新区,其高铁站被寄望成为未来交通枢纽,现在也乘客寥寥,被指其建设完全是政治考量。
5月21日,据《中国经营报》报导,中国至少有26个高铁站建成后,因位置偏远、周边配套不足、客流量低等缘故,处于未启用或关停状态。
其中,海南儋州海头高铁站投资超4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去年7月,曾因建成7年多却未能投入使用引发争议,原因是日客流量不足百人,开通运营后铁路部门亏损严重。后在舆论压力下,海头站在2023年12月15日才开始使用。
海南环岛高铁万宁市和乐站、京哈高铁沈阳西站、丹大快速铁路丹东西站和广宁寺站等,均处于建成未投入运营的状态。株洲市的九郎山站、位于北京经开区的京津城际高铁亦庄站、距离沈阳市中心二十多公里的沈阳西站、位于南京市的紫金山东站、江浦站等,短暂投运后又因客流过小而关闭。
有的城市大量投入资金建设了高铁站,却大部分停止运营,如桂林,共建设了9个高铁站,其中的五通站因位置偏远、交通配套不足等因素,客流量严重不足,车站日均发送客流量不到200人次,开通运营仅4年就停止办理客运业务。
报导质疑,这些花费不菲的高铁站是如何从设计、规划,到投资、建设,最终走向闲置的?设计单位、高铁运营方和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究竟谁应该为这些无效投资负责?
中铁二院负责高铁项目设计工作的人士称,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减轻市区拆迁压力,推动新区土地开发,也乐见高铁站设置在郊区。
有地方政府人士表示,在高铁建设初期以原铁道部出资为主,铁路部门在走向、设站等问题上的话语权相对较大。近年随着高铁建设地方投资比例越来越高,地方政府话语权也不断提升,地方政府将拥有高铁站与政绩等挂钩,投资建设高铁站的积极性非常高。这就导致最近几年规划和开工的项目如沿江高铁,整体车站数量远高于早期规划建设的“四纵四横”高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