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最憨?台美耆老返乡参选甘苦谈](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4/08/id14316939-9aa1e551d68fa78e3423d8c869aa9aae-700x359.jpg)
选举最憨?台美耆老返乡参选甘苦谈
The Epoch Times
但自1987年,蒋经国解除《台湾地区戒严令》后就有无数台湾人投身参与选举,甚至是旅美多年后又“鲑鱼返乡”回到台湾参选公职,8月17日,洛杉矶台湾会馆邀请杨嘉猷、江昭仪、洪茂泽三位耆老分享第一代海外台美人从政的经验。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南加帮”是推动台湾民主运动的先驱,主要成员包括许信良、谢清志、许丕龙、钟金江、陈昭南、杨加猷、江昭仪等人。这些南加帮成员们在政治立场上虽不尽相同,但对台湾奉献的热忱与关心却一致,“爱台湾”的情怀始终不变,虽被嘲讽“憨笨”,仍甘之如饴。
杨嘉猷为“台美人历史协会”创会会长,其堂叔公杨肇嘉在日治时期即投身台湾民族运动,鼓吹地方自治,多次被日本总督府“关切”。杨嘉猷受祖辈熏陶影响,即便在美国落地生根多年,仍未忘却关心台湾社会发展,1989年返台参加台中县长选举。当时杨嘉猷自筹竞选经费高达40万美金,明知与地方执政多年的国民党候选者对峙,胜选机会极低,他却甘愿担任“牺牲打”角色,为民进党中部的选举开路;面对盘根错节的农会、渔会、水利会、社团、政府机关系统,杨嘉猷以些微的票数惜败。1992年,杨嘉猷参加第二届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在台中县第四选区,以最高票当选,次年被选为国大代表主席团主席。
1996年,杨嘉猷观察台湾社会经济发展已逐步起飞,自己的阶段性任务已达成,便又回到美国定居。台湾自解严后,由一党独大的政体,蜕变为已三度和平政党轮替的民主制度,杨嘉猷对台湾未来充满信心,他说:“有爱台湾的心,追求民主自由的台湾人,绝不会去迫害追求台湾民主自由的人,台湾人不要自乱阵脚。”
面对中共的文攻武吓,杨嘉猷亦保持乐观,他相信有香港的前车之鉴,台湾选民不会被“亲共”的黑、金政治势力所操控。
出身彰化农家的江昭仪,国小时就批货沿街叫卖“枝仔冰”贴补家用,大学四年寒暑假也留校打工赚学费,出国更是省吃俭用的穷留学生。他留美成为会计师后却积极参与海外民主社团,推展台湾民主政治。1995年,江昭仪从海外黑名单中除名,结束美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返台担任立法院民进党国家预算中心主任等职务,2001年江昭仪首战立法委员选举,吊车尾当选,三年后,他就后来居上,以党内最高票连任,并打响“财经”立委口碑。
在1995年至2012年回台参与政治服务的这段时间,江昭仪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立法院提出“宗教团体法”草案后,选民服务处遭和尚、尼姑包围抗议,他认为宗教财务应该透明化,避免成为逃税、洗钱中心,但却遭遇巨大阻力;宗教团体要如何依法申报财产,在台湾仍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江昭仪也曾揭露中共企图利用宗教团体影响台湾选情。2002年10月与2003年4月期间,中共驻美大使杨洁篪和中央国台办处长王明鉴前往美国西来寺,江昭仪于2003年10月召开记者会表示,台商和美国友人的消息指出,中共希望台湾宗教界为国民党候选人助选,虽遭婉拒,但台湾民众需严防中共对于选情高度关注与试图干涉。
江昭仪旅美28年后返乡,致力为台湾农民服务,他认为地方经营很重要;看淡人生境遇起落,尽管老骥伏枥,他仍想让故乡更好。江昭仪认为时代改变了,台湾和平富庶,不会再有过去那样的威权统治,但这些成果并非一蹴可几,而是来自无数前辈的努力付出;民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需要众人共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