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港知青第二代:我站在前辈的肩膀上
The Epoch Times
逃港幸存者曾在2014年5月1日在香港新界大鹏湾吉澳岛鬼吊角,为当年的偷渡蒙难者立起一块墓碑。后来香港《国安法》后,旅居美国的逃港幸存者便在美国自由的土地上建碑,延续每年的拜祭。
第二代的代表发言说,因为长辈幸运地摆脱了那个黑暗,也正是因为有他们当年的勇敢、决心以及成功,他今天站在这里,呼吸着这里的自由新鲜空气!
立碑组的核心成员、当年逃港三次才成功的刘宪平,带来了家族的十多名成员,有与他一样逃港的姐妹,也有他们的后代。今年70多岁的刘宪平发言说:“我第三次偷渡才成功,我们是用生命换取了自由。但我们很多的同伴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奔向自由的路上⋯⋯那时我到香港,我心中有一个心愿,想为那些罹难的卒友立一个碑,将他们的故事保留下来,为历史作证。50年之后,终于立碑,完成我的心愿。”
刘家的第二代、在纽约当律师的刘宇曦发言说:“今天我能站在这里——美国,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度,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是因为我站在长辈的肩膀上。”他说,他的长辈与他们的朋友终于实现了他们的夙愿:在自由的土地上立碑,纪念当年的同伴。他们又一次证明:“国家机器可以专政肉体,但不能泯灭人性。”
“上世纪下半叶,我的长辈一代正是对未来怀着美好憧憬的热血青年,他们有着要为国家出力、为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的壮志豪情。”
刘宇曦接着说:“可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对理想的追求被国家机器专政破灭;他们更没想到,国家机器对他们的个人也要实施专政!更难以想像的是,他们连人生最卑微的诉求‘活着’,也难以实现,所以,他们不惜投奔怒海,以命一搏!我的长辈和许许多多与他们同代的年青人一样,为了自由幸福,面对无情的子弹、凶狠撕咬的狼狗、严寒彻骨的海水、嗜血的鲨鱼⋯⋯用生命搏取自由,奋不顾身的游向一个未知的未来 。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决心,也是何等的悲壮!我的长辈幸运地摆脱了那个黑暗,也正是因为有他们当年的勇敢、决心以及成功,我今天站在这里,呼吸着这里的自由新鲜空气。”
文革时上山下乡运动中独一无二的南中国知识青年偷渡潮,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代表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中国的知识青年为逃离中共暴政、追求自由、争取人权,以生命博取自由的壮举。 他们中的一些人在途中或葬身大海,或饿死途中,或掉下悬崖粉身碎骨,或在枪口下丧生,或在跳下火车时跌死,或在攀越火车时被车轮压死,或在监狱中死去⋯⋯
逃港幸存者曾在2014年5月1日在香港新界大鹏湾吉澳岛鬼吊角,为当年的偷渡蒙难者立起一块墓碑。后来香港《国安法》后,旅居美国的逃港幸存者便在美国自由的土地上建碑,延续每年的拜祭。
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决然地义无反顾呢?除了追求自由之外,建碑组阿陀还道出了其中一个原因:我太太跟我说过一个故事——在关押偷渡犯的收容所里面,女管教问:“你们到香港做妓女,男的在香港做劫匪,你们为何还去同一个地方呢?”一位女友大声回应:“我只想我的后代不是出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