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古建筑、出科普书、探历史街区,建筑遗产科普蹚出创业新路
Beijing Daily
从运营一个科普建筑知识的公众号,到建立一支专业系统的教研队伍,经过6年发展,“遗介”已成为业内知名的建筑文化遗产科教品牌。 “我们就是一群做文化遗产保护的年轻人。”品牌主理人骆凯介绍,团队主要由国内知名高校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的大学生组成,大家既编写科普文章、出版科普图书,也开办科普课堂、组织研学活动,不断探索新方向。“做文化遗产科普教育,注定不是一份能赚大钱的事业。”在他们看来,能够推动公众自发地保护文化遗产,才是遗产保护的理想状态。
“我对北京历史街区最初的认识就是在大栅栏。”骆凯回忆,2017年,他读研时跟着导师一起,在大栅栏举办了一场国际设计周上的展览。“为了办展,我们把大栅栏每个四合院都走了一遍,发现很多居民虽然住在文物或历史建筑里,但并不知道建筑的价值所在。”
自上而下的文化遗产保护难免有滞后性,能否从源头上让更多居民知晓文化遗产的价值?怀着这样的初衷,骆凯开始对科普产生兴趣。
2017年7月14日,骆凯正式注册了公众号,命名为“遗介”,顾名思义,就是建筑遗产文化的传播与介绍。第一篇文章《颐和园的秘密》也同步推送。刚开始,骆凯身边的师生都不太理解这一举动,对于专业人士来讲,这样的文章没有太深的学术性,也不赚钱,却要占用不少精力。骆凯没多想,每周推送一篇,坚持着往下做。
一年后,四五位同学逐渐被吸引来,初创团队成立。大家走到一起的出发点,就是都喜欢建筑遗产文化,并有一种保护传承的使命感。“我记得最长的一次会开了13个小时。”骆凯说,当时他们为了一篇文章、一个封面,动辄讨论大半天,但从没觉得累。“我们想成为一座桥梁,把专业人士和大众连在一起,为普通人讲述身边的建筑遗产和价值。”
“遗介”的科普文章有鲜明的风格,那就是以生动直接的古建筑拆解动图,来解读专业知识。以古建筑屋顶为例,很多人在故宫、雍和宫等古迹游览时,难以区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悬山顶,但看过他们绘制的动图后,不同屋顶样式的特点一目了然。如今,“遗介”推送的科普文章,经转载后阅读量屡次达到10万以上。
公众号的知名度逐渐打响,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线下。“线上科普还是有局限,如果能通过少儿的传播,让遗产保护理念走进更多家庭,就能进一步形成全民保护的氛围。对团队成员来讲,也能带来一定的收入。”骆凯说。
他们尝试与教育机构合作,在西城区三义里小学开设了为期一年的遗产保护课;他们参与研发与北大附小合作的古建筑模型课,并参与指导孩子们获得全国小学生模型大赛一等奖……线下课程从学校向文化馆、博物馆不断延伸,内容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