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无肿瘤器官遭切除 大陆医生:普遍现象
The Epoch Times
一名77岁的老人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体检时,被疑患胰腺癌,在手术中被切除了整个胰脏、脾脏及部分周围器官。最终结果显示根本没肿瘤,患者术后两个月离世。患者女儿近日在社媒控诉港大深圳医院涉嫌“强摘器官”,声言要追究刑事责任。一名前大陆外科医生接受大纪元采访表示,“小手术往大做,不该手术也手术”其实是大陆医院的普遍现象。
据大陆媒体《新京报》报导,77岁的张玉华体检发现胆囊结石,2018年8月入院治疗,被诊断“胰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进行全胰切除和脾切除手术。术后两个多月,张玉华因肝功能严重衰竭、肝肾综合症,经抢救无效去世。
张玉华的家属在2019年8月向深圳市福田区法院提出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民事诉讼。法院委托广东中一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显示,医院仅凭外院PET-CT检查报告即诊断张玉华为“胰腺癌”,术前多项检查均未见胰腺肿块、肿瘤细胞;术中探查未见胰腺有明显肿块、病灶时,未及时告知家属。而且,患者高龄、有高血压病史,在无明显的恶性肿瘤组织学证据下进行“全胰切除术”,手术创伤巨大且对患者全身营养代谢及水电平衡产生严重影响,认定“死亡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一定关系”。
法院一审判决被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承担80%的赔偿责任,赔偿金额47万余元人民币。双方不服判决,上诉至深圳市中级法院。2023年11月,法院终审判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赔偿患者家属62万余元人民币。
张玉华的女儿郇杰向《新京报》表示,希望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郇杰称,她曾向深圳卫健委反映此事,对方因“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决定不再给予行政处罚。她还曾以主刀医生涉嫌故意伤害罪向深圳市公安局天安派出所报案,警方还未立案。
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受害者的女儿”为名的抖音账号披露了张玉华的部分诊断书,显示她在2018年8月在港大深圳医院初步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之后在该院进行了内视镜逆行性胆胰管摄影术(ERCT),没有发现肿瘤细胞;又被转介前往广州市一间医院进行正子电脑断层扫描(PET-CT),诊断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该抖音账户也公开了患者进行手术的“知情同意书”,标题为“胰腺癌手术”,内文通篇介绍胰腺癌的定义、治疗方法、生存率及手术风险。
然而,详细阅读内文发现另有玄机:“医生已告知我患有胰腺癌;IPMN?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全胰腺切除术。”英文字母简称“IPMN”乍看似乎是胰腺癌的英文简称,但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IPMN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的简称,而整页文件只有胰腺癌的介绍,从未提及“IPMN”的全称或中文解释。
港大深圳医院在2月29日发布的声明中解释,术前诊断为“胰腺癌或IPMN(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瘤)?”而IPMN属于癌前病变,手术后的病理结果也显示患者确有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