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落得越来越晚,北半球的秋天为何患上了“上班拖延症”?
Beijing Daily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协同国内外多个高校和单位共同开展的植被物候变化研究日前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发现,在北半球高纬度区域,减弱的风速会降低植被冠层的蒸发,缓解干旱效应,进而推迟了植被落叶的时间节点。今天,本报特约研究团队成员吴朝阳研究员和读者聊聊他们的新发现。
汉武帝刘彻在《秋风辞》中写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抛开悲秋的情怀不提,我们知道古人早已将风与植被物候(草木黄落)、动物物候(雁南归)联系在了一起。
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以年为周期重复出现的周期性现象所发生的时间(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等),对物候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气候变化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对于植物来说,秋季到来的标志主要表现为树叶变色和掉落,即秋季物候期。
那么,近些年秋季物候期呈现出什么趋势?秋季物候期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风速的变化又在其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吴朝阳、葛全胜研究员联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王健博士等国际学者就以上问题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性研究,开拓了气候变化与植被物候关系的新视角。
1 植被秋季物候期患上“拖延症”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