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百年诞辰 台湾国史馆发表新书贵宾云集](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07/id14044390-2307291236182378-700x359.jpg)
李登辉百年诞辰 台湾国史馆发表新书贵宾云集
The Epoch Times
今年适逢中华民国前总统李登辉百岁暨逝世三周年纪念,国史馆与李登辉基金会于29日、30日共同举办《李登辉总统僚属故旧访谈录》两册及“李登辉总统资料库”发表会及学术讨论会,出席贵宾云集。
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陈仪深表示,国史馆自2021年10月开始进行“李登辉总统僚属故旧访谈计划”,访谈对象为长期追随他的核心僚属、侍卫、秘书与故旧,至目前为止同意接受访谈的共有24人,分就不同角色的近身观察,回顾他的政治生涯、民主理念、决策方式,以及领导特质、行事作风;同时也特别访谈他的女儿李安妮与孙女李坤仪,藉以呈现李前总统比较不为人知面向。国史馆希望大家更理解解严后,整个台湾民主化过程。
中华民国总统府秘书长林佳龙以贵宾身份莅临致词说,当民主面临中共对台湾主权的军事威胁,民主能否捍卫民主;而民主除了最小的定义——投票,民主能否实质上给予更多经济、社会成长的果实,与创新的基础,这都是这个时代要继续面对的问题。大家齐聚一堂,展望未来,也期待大家能更凝聚李总统所谈的精神文明,而不只是“程序的民主”。2024年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民主共同体,将再次透过选票决定台湾的未来。
李登辉基金会董事长李安妮以李登辉总统家属代表身份致词强调,历史具有被遗忘性,若不碰触、爬梳就容易被遗忘。
她说,就像1996年后出生的小孩、甚至历经民主化的70岁老先生,都可以忘却民主、并说“民主可以当饭吃吗?”因此很需要帮忙台湾社会,让大家变成有历史感、有记忆的人。对于许多拒绝国史馆访问的其他故旧僚属,她也期许李登辉基金会能够接续这项工作,继续将“李登辉学”发扬光大。
国史馆在介绍《李登辉总统僚属故旧访谈录》与“李登辉总统资料库”后,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许雪姬、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陈翠莲、东京国际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及《李登辉秘录》作者河崎真澄等人,针对新书进行座谈。
许雪姬身为口述历史专家,首先针对访谈人选提出建议,认为故旧僚属是起头,政治领域之外的女性,如李登辉总统夫人曾文惠女士,或在政治上反对李登辉者,如前副总统连战,等人皆应约访。她称该书为“馆长意志的总集合”,动员国史馆所有研究能量,进行如此重要繁复的口述工作,但在议题连结、注释等仍有精进之处。
陈翠莲教授说,前总统李登辉是一个怎么样的领袖是该访谈录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部分,内容显示了李登辉的决策视野非常广泛,并且兼听,有多个消息来源,特别是有大量的财经学者组成的幕僚团。
河崎真澄教授表示,他拿到书后非常感动,认为学术价值很高。而像“明德专案”资料仍属于国家机密,不容易找到太多资料,该书的相关口述适可补足一部分。河崎真澄提到,李登辉总统影响到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外交政策。他也呼应李安妮《我有三个爸爸》一文,提出了五个面向、操五种语言的李登辉:中文、英文、日文、闽南话、客家话,都有微妙的不同。对于李安妮提到李登辉纪念图书馆将座落台大,他也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