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危机难解 专家解读李克强19点刺激计划
The Epoch Times
中国经济正步入寒冬,进来中共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在一系列的宽松政策后再提供 1.1 万亿元人民币基础设施融资,但专家分析,这不足以抵消房地产行业低迷和“清零”政策对经济的打击。
周三(8月24日),中共国务院概述了一揽子政策的“19项接续政策”,包括在6月底已经宣布的3,000 亿元人民币基础设施投资基础上,再向国有政策性银行注资3,000亿元,地方政府将在未使用额度中安排5,000亿元专项债券。
据中共喉舌央视报导,李克强在他主持的这次会议上,誓言利用“工具箱中可用工具”,进行所谓的“果断施策”。
经济学家对这些刺激措施表示不乐观,高盛集团近日将中国2022年全年经济成长预测从3.3%下调至3%。该集团的经济学家表示,周三宣布的措施不足以让他们提高增长率预测。
高盛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安德鲁‧蒂尔顿(Andrew Tilton)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这些刺激政策“不足以跟上整体经济恶化的步伐”“随着我们进入2023年,更多的国内政策放松、提高经济增长和内需将成为关键。”
路透社引用高盛分析师的话表示,这些刺激措施“可能有助于抵消政府收入的急剧收缩,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未来几个月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非常疲软,以及疫情封控对经济活动的不利影响,除非当局采取重大政策宽松措施,我们认为今年剩余时间的整体增长将保持低迷”。
中共国务院还表示,经济不会被过度刺激所淹没,虽然“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牢固”,但避免“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或损害中长期利益”“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
路透社分析,这突显了北京正在走钢丝,寻求利用中央刺激措施和更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避免背负更多的债务。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研究负责人兼首席经济学家庞溟(Bruce Pang)表示,国务院会议发出了一个信号:“不要指望大规模的额外刺激措施”。他补充说,国务院公告中的措辞暗示,中共会减少“采用特殊主权债券等特殊工具或增加官方预算赤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