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越来越淡 华人找寻失落的传统文化(1)
The Epoch Times
在中国大陆,人们普遍感觉年味越来越淡,而在一些海外华人群体中,保留着一些美好的中国传统,过年时分外热闹、喜庆,人们在寻找失落的传统文化。
贴对联,贴窗花,包饺子,放鞭炮,收红包……10岁的华裔女孩茜茜(化名)在收到老师、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后特别开心:“过年太有意思了!”她还穿着中国传统服饰参加了纽约法拉盛的新年大游行,在纽约上州希望山新年联欢会上表演了中国舞节目,并在活动之余品尝美食、做游戏、DIY画灯笼。
近年来,中国新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为法定节日,在纽约州公立学校也成为法定假日。
初四(2月13日),茜茜的老乡姚阿姨喊茜茜一家过去吃饺子,两家像走亲戚一样,双方家长互给孩子红包,茜茜数了数有60美元,是双数(寓意好事成双)。“(红包)不用给多了,主要是传承这个文化。”姚女士说。
年轻的Lily女士几年前嫁到台湾,感受着两岸不同的过年习俗。大年三十(2月9日),Lily的先生准备了一大桌年夜饭,菜品精致、丰盛,一家人围炉吃火锅。初一(2月10日),台湾人要拜祖先,上香拜庙。
但是Lily还是感觉没有大陆过年那么热闹,“老家吃年夜饭分不同时段,所以除夕那天你会从早到晚听到爆竹声。台湾是三十12点了才开始放鞭炮。”
“在台湾,子女工作之后,会给爸妈包红包。不同还有很多,我们初一、初三、初五早上吃饺子,除夕早上吃包子的,可能每个地方风俗不一样。大年初一不能出门,要守财,初二才开始走很近的亲戚,初三开始串门。去拜年的话都是长辈给下边压岁钱,然后要磕头,但是现在很多地方也没有磕头了。”
Lily表示,自己的父亲尊崇传统,让她对过年有了深刻的记忆。从腊月二十三就进入过年流程,一直到元宵节。
如“七炒八不炒”,腊月二十七炒各种炒货,炒瓜子、炒花生,“八不炒”是腊月二十八要炸果子;除夕要给过世亲人上坟、点灯;大年初一、初三、初五早上吃饺子,除夕早上吃包子;元宵节舞花船、舞狮子、点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