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挺住,中国来了!患难真情历久弥坚
Beijing Daily
近段时间,巴基斯坦遭遇旱涝急转,极端高温天气之后又开启了该国自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强雨季。目前,巴基斯坦受灾人口已超过3300万,据气象部门预测,雨季还将持续一个月时间。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伸出援手,帮助巴方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气候灾难”。
巴铁有难,中国援助义不容辞。目前中方承诺的紧急现汇援助已经到位,首批援助的帐篷已于8月30日和31日,由中国空军运-20飞机运抵巴基斯坦,剩余物资将尽快运至灾区。外交部明确表态,下一步,中方将根据巴方需要,进一步伸出援手。一位在机场接收物资的巴方工作人员感慨,“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中国总是第一个愿意帮助巴基斯坦的国家。”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么多年来,中巴两国守望相助,彼此扶持的事例不胜枚举。犹记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巴基斯坦贡献出了国内全部战略储备帐篷;两年后,巴基斯坦遭受特大洪灾,中国派出史上最大规模医疗救援队倾力相助。2013年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后,相关项目已为巴带来254亿美元直接投资,为约7.5万人创造直接就业机会。面对突然袭来的新冠疫情,巴方不仅坚定支持中国抗疫,且一度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全力提供口罩等防疫物资;中国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对外援助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可以说,中巴两国的兄弟之情历经患难、历久弥坚。
巴基斯坦今年的旱灾与洪灾不是孤立事件,全球气候变化系统性风险具有普遍性与内生关联性。有业内人士提出“气候正义”的概念,表达的就是一种现实危机——一些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不负责任地排放温室气体导致了气候变化,一些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几乎没有排放温室气体,却在灾难来临时首当其冲。数据显示,自1959年以来,巴基斯坦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仅占全球的0.4%,而美国是21.5%,欧盟是15%。从气候变化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对巴基斯坦等国的灾难是负有责任的,可现实是,它们对此视而不见。
更可笑的是,一些人自己两手一摊、毫无作为,却对积极援助的中国阴阳怪气,对深厚的中巴情谊冷嘲热讽。比如,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反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不仅将其描述成“中国政治野心的象征”,还污蔑其为巴基斯坦面前的“债务陷阱”;与此同时,美国还和印度不断游说巴基斯坦退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但诚如巴方负责人曼苏尔所言,“巴基斯坦不可能放弃自身利益。它过去不止一次在(西方)阵营那里吃苦头。”中巴是患难之交,彼此的诚意早已经过了现实的考验。在这份信任面前,一些国家的“离间计”非但不能奏效,反而会暴露自己的阴暗。
如今,中国又一次雪中送炭。一些国家与其说三道四,倒不如拿出实际行动帮助巴基斯坦渡过难关。从新冠疫情,到气候变化,人类社会已经切实感受到了“环球同此凉热”,帮人即是帮己。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夏天
流程编辑:u008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