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合作立方卫星旺来成功取像 完成3大任务
The Epoch Times
台湾的国家太空中心(TASA)自主研发、台日合作的6U立方卫星“旺来”入轨后,经过近3个月的操作,已完成50次取像,并成功下载、解析,3大技术验证任务皆验证成功。
台湾的国家太空中心(TASA)发布新闻稿表示,6U(30*20*10公分)尺寸的旺来卫星,是TASA与日本东京大学航太系ISSL实验室、ArkEdge Space、Space BD国际合作计划。由TASA制作新一代Korsch光学遥测酬载,搭配日本东京大学的高指向精度6U立方卫星平台,任务目标为验证新型光学酬载设计制造与影像处理相关技术。
TASA自主研发的6U立方卫星“旺来卫星(ONGLAISAT)”入轨后经过近三个月的操作,其三大技术验证任务:Korsch离轴光学系统、CMOS TDI(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影像感测器、在轨JPEG2000影像压缩技术皆验证成功,任务达成率100%,相关技术未来可望应用在更大型的任务卫星。
旺来卫星2024年11月5日于美国发射升空,12月9日由国际太空站(ISS)弹射入轨进入410公里的低地球轨道,入轨隔日即收到卫星健康资料。确认卫星本体操作无虞后,即开始酬载验证任务。经过近三个月的测试,旺来卫星已完成50次取像,并成功下载、解析,达成设定的酬载验证目标。
旺来卫星计划主持人詹镇宇表示,立方卫星需投入的时间、经费门槛较低,适合扮演探路者(pathfinder)的角色,作为太空新兴技术的实验卫星。旺来卫星计划初衷,即是为后续超高解析度光学遥测卫星进行系统可行性验证。
詹镇宇说,旺来搭载由TASA研制的KT90光学遥测酬载,是TASA首度以Korsch离轴光学系统进行卫星光学酬载设计。离轴光学系统的设计、制造与组装技术难度较高,但体积缩小,且光学性能提升。如今验证成功,未来可望导入较大型光学遥测卫星,藉以缩小卫星体积,并且更进一步提升解析度。
旺来卫星酬载使用的CMOS TDI影像感测器由国家实验研究院台湾半导体研究中心研制,成为国内首度自制并验证成功的TDI感测器,未来可望更进一步提升卫星自制率。而旺来使用的在轨影像压缩技术,则是考虑使用在后续遥测卫星的韧体,可使卫星储存空间与下传频宽更有效利用,避免链路形成瓶颈。
詹镇宇说,除了Korsch离轴光学系统、CMOS TDI影像感测器、在轨JPEG2000影像压缩技术,旺来卫星也已验证多点通联可行性,可分别由日本东京大学操控团队、国立中央大学及TASA利用测试频段(test radio wave)进行操控及资料下载。
TASA表示,由于旺来卫星是经ISS弹射入轨,轨道高度较低,加上太阳处于活动极大期,旺来的任务寿命预期至2025年3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