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陷锡克教争端 牵动印太局势 一文看懂
The Epoch Times
当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9月18日公开表示,印度政府可能参与杀害一名加拿大公民的事件时,印度和加拿大之间的关系在本周跌至新低,但是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特鲁多的指控反应冷淡,这也体现出现代地缘政治中的一种复杂局面,尤其是涉及印太地区的势力角逐时。
印度裔加拿大公民哈迪普‧辛格‧尼贾尔(Hardeep Singh Nijjar)是一名锡克教(Sikh)分离主义活动家,他呼吁在印度建立一个名为“卡利斯坦”(Khalistan)的独立国家。今年6月,尼贾尔在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座锡克教寺庙外的停车场被身份不明的袭击者枪杀。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9月18日(周一)首次在加拿大议会上说,渥太华正在调查“印度政府特工与加拿大公民哈迪普‧辛格‧尼贾尔被杀之间可能存在联系的可信指控”。加拿大还在当天驱逐了一名印度情报官员。
印度外交部在19日(周二)发表声明驳斥特鲁多的指控,并驱逐了一名加拿大外交官以示报复。印度还在20日(周三)发出警告,提醒其公民(特别是学生)在加拿大旅行时要“极其谨慎小心”。
加拿大最重要的盟友——美国、英国、澳洲和新西兰——他们都是“五眼”(Five Eyes)联盟共享情报的紧密盟友,尽管他们已经对该事件表达了担忧,并敦促进行全面调查,但是他们都没有响应特鲁多的指控。
历史和现实的变迁让人们对一些事务的关注有了新的视角。综合多方媒体报导,本文简略概述印度和加拿大之间最新争执的前因后果,以及这种争执又会如何牵动目前非常敏感的印太局势。
“卡利斯坦”(Khalistan)的意思是“纯净之地”(Land of the Pure),或称“净土”,是印度北部旁遮普( Punjab)邦的锡克教分离主义者为其民族宗教群体所设想的一个理想家园。
旁遮普邦人口超过3,000万,锡克教徒占了将近60%,而在全印度的14亿人口中,锡克教徒只是少数,印度大部分人口是印度教徒。
锡克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其分离主义运动的根源可追溯到印度为摆脱英国统治而进行的自由斗争,这场斗争于1947年8月结束。当时的旁遮普邦寻求成为一个锡克教独立国家,但是在谈判中被划分给了两个新的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