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的私人阅读史 《我为书狂——凡·高的私人阅读史》
Beijing Daily
名垂青史的大艺术家,不好阅读的几乎万中无一,但像凡·高这样痴迷的,却也不算太多。在新出版的《我为书狂——凡·高的私人阅读史》一书中,我们能读到凡·高作为一名“狂热读者”的故事。对凡·高而言,阅读的日常性和重要性“就像需要吃面包一样”。
1882年,凡·高开始学习油画的第一年,他接触到了法国自然主义文学之父左拉的《爱情一页》。自然主义追求绝对的客观性,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而左拉作品中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又对无产阶级生存状况更为关注,对社会真实的丑恶面毫不加以掩饰地白描。左拉偏爱给自己作品起一个温情款款的名字,读来才知包裹的是酸涩果实,比如《爱情一页》《生之喜悦》《萌芽》《妇女乐园》。
《爱情一页》彻底征服了凡·高。凡·高在写给弟弟的信中写道:“正是这本小书令我毫不犹豫地阅读了左拉的全部作品。”左拉对巴黎风光精湛的描绘创造了诗意的氛围,无疑给了凡·高的艺术以创作灵感,但更多的还是在“真实性”上产生了共鸣。二人植根灵魂深处的善良、勇敢与悲悯更是如出一辙。《吃土豆的人》这一凡·高最早杰作以及其他若干作品中,左拉的影响极为深远。也同样是因为阅读的影响,凡·高创作生涯晚期转向了日本浮世绘。
凡·高最喜欢的作家是左拉、巴尔扎克(凡·高几乎读完了这位超高产作家的每本书)、狄更斯(凡·高可以背诵整本《圣诞故事集》)和斯陀夫人(她那本引发南北战争的小书在凡·高画作中多次出现),他们作品的共性是时代画卷、历历在目的真实、勇敢揭露现实的丑恶与不公、对穷人的同情、对朴素谦卑勤奋努力的重视以及那最关键的,对人类灵魂深处的审视与探索。
此类书籍读多,凡·高开始寻求释放。浪漫主义作者雨果等人的作品宛如“现代福音”,歌颂激情的正当性,歌颂幸福的权利,批判一切阻碍精神发展的事物。如果说左拉和狄更斯为凡·高提供了现实主义土壤的话,那么自我评价为“我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很容易去做一些愚蠢的事”的凡·高,在这些作品的影响下,难以自控地磅礴激情催生出一众杰作,也孕育了他命运的悲剧主基调,可谓一生喜乐哀愁,尽数来自书里。
法国巴比松画派一众高手如儒勒·杜普雷、杜比尼、西奥多·卢梭,均为凡·高深爱的画家,其中之最,莫过让-弗朗索瓦·米勒。
米勒是绘画界的左拉,其作品聚焦于卑微者,聚焦于长期游离于主流绘画主题之外的被忽略的穷苦群体,善于捕捉农民现实生活的艰辛,其《播种者》《晚祷》等作最负盛名。他是凡·高艺术生涯的指路明灯,甚至被目为“父亲米勒”。米勒辞世后,凡·高参加了他的画展,震撼到口称“我一走进展览这些作品的房间,就感到了一些近似神圣的东西:你要把脚上的鞋子脱掉,因为你所站之处是神圣之地”。
米勒成为凡·高心中灵感来源的“父亲一般的人物”有其必然性,《我为书狂》作者如此形容凡·高“他找到了一面由自己珍爱的艺术作品,绘画和文学构成的镜子,就存在于他的精神画廊之中,存在于自然里”,那么,米勒就像这面精神画廊的朦胧镜子中映出的凡·高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