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荒野为家 27岁香港风景摄影师获国际殊荣
The Epoch Times
克服高山症,忍受零下40度的严寒,暴雪后掉入石隙,为拍摄一张相片走一百公里的路,沙漠中经受风沙洗礼,可能长达两周无法洗澡⋯⋯这都是27岁香港风景摄影师袁斯乐(Kelvin)走过的路,他形容自己“以荒野为家”。 袁斯乐不久前得到喜讯,第十五届Epson International Pano Awards比赛,他从来自95个国家及地区的...
袁斯乐不久前得到喜讯,第十五届Epson International Pano Awards比赛,他从来自95个国家及地区的逾4,500名摄影师中脱颖而出,同时荣获“年度国际风景摄影师”及“国际全景摄影大赛年度摄影师”奖项。这是袁斯乐继获得2020年“年度国际风景摄影师”奖项后,再度夺得国际比赛大奖,他也成为首位获得两项殊荣的华人摄影师。 面对得奖,他谦虚地说,他并没有刻意为了比赛而拍摄,而是将追求顶级的风景摄影为目标,今次获奖是对他日常作品的认可。
“这几年,以荒野为家,睡在营幕的日子比在床上还要多,吃脱水食物也吃到怕。回想十年前刚拿起相机时的自己,我从没想过成为一位专业风光摄影师,过程是如此辛苦;早年的经历,原来只是小菜一碟。”袁斯乐如此形容自己这些年的付出。2015年,19岁的他初出茅庐,凭着飞鹅山《野孩子追梦的世界》获得国家地理摄影大赛(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Contest)青年组冠军。这是他开启梦想的地方。
仍记得笔者在5年前第一次在香港采访袁斯乐的时候,他刚刚结束通宵的拍摄,又马不停蹄来到大帽山跟我们做访问。当时为了拍摄西贡海蚀洞内的星空,他凌晨一点搭乘小巴到西贡,通宵达旦捕捉梦幻时刻。这位年轻人拿起相机时就有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从他的谈吐中可以感受到摄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从那时起,他已开始默默为自己的理想努力——成为顶尖风景摄影师。在他身上,并非只有“三分钟热度”。这几年有幸追踪访问他的“追梦”过程,聆听他的分享,更能感受到“天赐”美景的背后,亦有摄影师愿意捱苦的精神。
2020年,袁斯乐获得ILPOTY年度国际风景摄影师大赛总冠军后,2021年他的个人作品集《KELVINISM》问世,在尖沙咀1881 Heritage展览时,他在开幕礼中说:“这只是一切的开始!”他没有食言,随后的几年间他足迹踏遍世界各地的无人区,在杳无人烟的荒野中餐风饮露,为了拍摄一张心目中的美景在高原地带行百公里的路,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千里冰封,对他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拍摄机会。
今年袁斯乐荣获EPSON国际全景摄影大赛总冠军,每一张得奖作品的背后都有他的巨大付出,但并非是他刻意追求得来,不少作品都是“意外”的产物。袁斯乐日前接受本报专访,娓娓道来相片背后的故事。
在国际奖项的官网展示中,首张相片就是袁斯乐拍摄的《Power of Nature》,展示了中国桂林群山上空的闪电,获得自然组冠军及最佳航拍影像奖。谈及拍摄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他认为这是一次意外又冒险的尝试。“拍闪电本来就很难,用无人机拍闪电就更加难,因为无人机不可以太长时间曝光,你要试很多张才有一两张可以做到,有机会震动。所以对我来说是更加特别的,是一个新的尝试。”
他讲述:“那天原本是打算拍日出,谁知道雷暴就取消了,那个雷暴非常夸张,我们是在山上拍摄,找到一个有瓦遮头的位置,犹豫了很久飞不飞无人机。因为在这么大雨的环境,飞无人机很容易坏机或者吹走的,后来看到闪电实在太厉害,就决定去拼一拼,飞出了一点距离。如果你站在外面控制相机,很容易被电到。所以这张我就决定用无人机去处理这张作品。”他认为得到这张照片非常幸运,无人机执行完拍摄任务也能成功飞回,这让他感到非常惊喜。
说起用无人机拍摄,也并不是想像中随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放飞机”就可以拍到醉人美景,袁斯乐分享了一段无人机拍摄的惊险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