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建“泉宗庙”,为28眼泉赐名,古时候的海淀多泉水
Beijing Daily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的“三大文化带”之一。西山与永定河的亲密关系无须赘言。事实上,海淀也与西山、永定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海淀”二字都是水字旁,显然与“水”有关。“淀”是我国华北平原北部,对一些水位较浅的湖泊的泛称。而“海”一般指“大”的意思。“海淀”即是“其淀大如海”的意思。问题是,在北京的西郊何以会有“海”一般的“淀”呢?
明代蒋一葵在其《长安客话》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描述海淀:“水所聚曰淀。高梁桥西北十里,平地有泉(注——此处指万泉庄一带的泉),滮洒四出,淙汩草木之间,潴为小溪,凡数十处,北为北海淀,南为南海淀……北淀之水,来自巴沟,或云巴沟即南淀也。”
“巴沟”在海淀镇南,这里泉眼众多,“其平地淙淙出乳穴者不可胜数”,近旁的村子即名“万泉庄”。这些泉流汇集后向北流淌,并汇入清河,这一段就叫万泉河。
这一带为何如此多泉水?考古研究表明,海淀镇和巴沟低地一带原是永定河早期流经的河道。远在地质时期,源自山西、内蒙古高原的永定河滚滚而下,并切开北京西山,在三家店附近出山后,却遇到了南侧石景山、金顶山、八宝山等自然山脉的阻隔,不得不折而东北流,经西黄村、巨山村进入巴沟低地,再沿今天的圆明园、朱房、清河,汇入温榆河。这也是海淀一带地理风貌的渊源所在。
据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研究,海淀一带的园林开发始于元代。其依据是明朝中叶曾在海淀的一座古庙中发现元上都路刺史朵里真所撰的碑文中,把海淀称之为“丹稜沜(pàn)”。
为何用如此文雅的名字?这是因为此时元大都已建成,住在大都(当时又称“北城”)的人既可去南城(原金中都城)踏青游览,也可以来海淀郊游。因此,也就会有文人墨客赐此嘉名。
到了明朝,来海淀游赏的文人雅士就更多了。明人王嘉谟有《海淀偶题》诗,可以为证:
燕市尘尘影,无人惊日斜。半程西郭地,一水隔山家。荒竹抽高笋,野桃报晚花。丹青多殿阁,只此似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