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逾60万亿城投债危机 恐酿金融风险
The Epoch Times
经历三年防疫后,中共地方政府传出降薪、发不出工资的消息。去年前11个月,各级政府财政赤字达到近7万亿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各地政府的城投金融债务岁末余额高达60多万亿元,为中国金融系统埋下巨大的债务风险。
近日,贵州遵义最大的城投公司、由地方政府全资拥有的遵义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遵义道桥”)发布公告,明确该公司银行贷款展期降息。
公告称,本次银行贷款重组涉及债务规模155.94亿元,根据重组协定,重组后银行贷款期限调整为20年,利率调整为每年3%至4.5%,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
政经评论人士秦鹏在其自媒体节目中介绍,城投是各地政府的直属公司,名义上的主营业务是地方基建,包括修桥铺路、市政绿化、各类景观设施等等。说是公司,却是所谓“公益性为主,经营性为辅”,过去有所谓的“城投信仰”,也就是默认政府会帮助还钱,但这刚性兑付的信仰,现在已经玩不下去。
微信公众号“冰川思享号”1月4日发文《地方基建欠了六十多万亿,需要奇迹才还得上》,文中披露,城投就是以基建项目的名义,把钱从银行借出来,然后亏出去。各地大量的无效基建,诸如门可罗雀的大型景观、空空如也的道桥、种完了砍、砍完了种的城市绿化,大都出自城投之手。
该文还说,2021年中国城投平台的有息债务余额高达56万亿元。刚过去的2022年,城投债的总规模可能已经达到了65万亿元,中国人人均欠5万。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1月5日向大纪元表示,“遵义道桥”百亿贷款展期降息,是一种公开的赖账,也称为优雅的赖账,全国各地城投恐争相效仿。
王赫说,城投公司有两种融资方式,一种在全国发行城投债券,叫标准融资;还有一种通过银行贷款,叫非标融资。中共法律上规定,城投债务不属于地方的隐性债务,跟地方政府没有关系。
按照正常市场经济规则,王赫说,像“遵义道桥”这类城投公司,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早就该破产了。但它和地方政府实际上是捆绑起来的,是地方政府的财政马甲。它出面融资,让地方政府有钱花。所以地方政府不能让城投破产。地方政府会去协调债权人达成展期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