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商环境日渐恶化 台商持续撤离大陆
The Epoch Times
中国经济低迷,冲击中国内需型台商营运。专家列举中国“6大内需惨业”,包括水泥、造纸、百货、餐饮、食品和医美业,让台商获利衰退甚至亏损。中国投资环境大幅变化,台商持续撤离中国。
台湾《财讯》社长兼发行人、财信传媒董事长谢金河在脸书发文,列举出6大中国内需产业在2019年合计在中国创造609亿元(新台币,以下同)(约19.05亿美元)的净利,到2022年只剩48亿元(约1.5亿美元),获利衰退将近9成。
中国经济衰退影响到台商。谢金河说,水泥业2019年在中国赚了377亿元(约11.79亿美元),去年剩下15亿元(约0.47亿美元),台泥、亚水受到影响最大。造纸业的荣成2022年赔45亿元(约1.41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赔21亿元(约0.66亿美元),股价也从52.4元跌到最惨只剩14.3元。
谢金河提到,在90年代,台商百货业就到中国二、三线城市经营,去年在中国已经赔38亿元,像大洋百货已连亏3年,2022年亏损近半个股本。餐饮业八方云集退出中国,瓦城只剩2家店,去年台湾在中国亏15.6亿元(约0.49亿美元)是因疫情,但今年疫情离去,也只在损平边缘,甚至食品大厂佳格上半年每股盈余只有0.49元。
谢金河说,医美品牌罗丽芬在2018及2019每年都赚超过一个股本,去年每股盈余只剩1.16元。丽婴房已连续6年亏损,股价从53.5元跌至谷底剩4.95元。过去30年,中国市场充满机会,但现在频频关店。
他表示,修昔底德陷阱的作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说了一句很有智慧的话:“在未来十年,我们面临来自中(共)国的挑战,不是它的崛起,而是它的衰落,中(共)国从全球的采购,正在不断减少!”
中华民国陆委会表示,中国大陆近年投资环境大幅变化,台商面临艰钜的挑战及困难,呼吁台商多留意中国大陆相关法令,注意投资风险,也可多运用陆委会“台商张老师”专业预约咨询服务,以获得投资经营的相关资讯及建议。
7月份台商张老师月刊提到,这几年来,中国大陆整个经营环境的改变和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俄乌战争等,许多台商已将工厂迁移至东南亚或是以多工厂的样态来降低风险。
评论员、前开南大学法律系主任张正修对大纪元表示,中国经济面临房地产长期衰退、经济放缓、股价下跌等问题,地方政府则面临债务过高问题。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的个人消费占GDP的比例约为38%,远低于美国的68%左右,是相当低的。人们早就指出,中国社会安全体系不成熟,阻碍了私人消费的增加,造成了私人的储蓄率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