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证监会限制卖出股票 私募基金业者这么说
The Epoch Times
中共证监会被指限制机构在开盘和收盘半小时内净卖出股票。有量化机构表示,他们确实收到了类似“收盘前不准卖出”的电话。一名从业者分析其中利害,以及对中国股市未来的影响。
中国新年假期过后,2月20日,中共证监会公开谴责量化巨头“灵均投资”,并对其做出买卖股票限制。起因是监测到该机构在节后股市开市首日19日集中下单卖出13亿元股票,造成指数在短时间快速下挫。
2月21日,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称,中共证监会已限制包括券商自营部门在内的主要金融机构,在早盘开盘和下午收盘半小时内净卖出股票。一时间对股市监管层“限制卖出”的舆论反弹声浪甚嚣尘上。
中共证监会回应称,这是对异常交易行为采取监管措施,不是限制卖出。
2月25日,BBC报导,一名管理量化私募基金的D先生(按照受访者要求匿名)确认了“收盘前不准卖出”的电话,他表示接到过类似电话,而且已经“持续挺久了”。
D先生认为,证监会的限制措施可能会导致一些量化机构难以执行交易策略,对他们来说影响很大。他认为这种措施的目的是要维稳市场情绪,但对于股市的健康发展并不利。
“做量化的机构,交易策略差不多,所以在某个点位,可能大家都启动卖出,引发多米诺效应,出现闪崩。”D先生表示,“在A股还有个特点,就是做量化的资金总量不大,但交易量极大,因此对市场的影响也大。”
D先生表示,这种“限制在短时间内卖出”对于一般机构可能影响不大,他们的策略更长期,但对于量化机构而言,会非常难过,这意味着无法严格执行交易策略,有时候影响是灾难性的。
他举例说,如果市场下跌,但是一家机构加了杠杆,在特定点位卖出时还能止损,卖不出去就会爆仓,颗粒无收。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一刀切式的限制,跟几年前当局对教培、房地产行业的打压差不多。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