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地方政府扣薪填补财政缺口 引发抗议
The Epoch Times
上个月,汕尾上百名医护人员手持“我们要吃饭”、“院长出来,还我奖金”、“我要生活”等标语,来到医院大厅集体讨薪。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尽管劳资纠纷在中国并不少见,而且中共严格实施言论管控,但在各级政府债台高筑、入不敷出之际,此类抗议事件却越来越多。
几周前,黑龙江伊春市退休职工也集体抗议几个月未拿到退休金;今年夏天,山西大同地方政府机关的大门上挂出一条白色横幅,上面手写着,“拖欠农民工工资,还我血汗钱”。
根据香港非营利组织“中国劳工通讯”追踪的社交媒体上的视频和帖子,今年以来,全中国范围内有约1,200起因拖欠工资或其它相关原因引发的工人抗议事件,去年此类事件已超过1,600起,超过2022年的700起左右和2021年的900起左右。
多年来,中共地方政府为“拼政绩”,为各种甚或经济效益不大的项目大举借债,而他们可以通过出售土地获得收入。然而,随着经济持续低迷,地产行业崩溃,欠下惊人债务的地方政府收入大幅缩水,危机愈发不可收拾。
北京此前称,截至去年底,地方政府“需要消化的隐性(表外)债务”相当于2兆美元,但经济学家认为隐性债务总额在7兆美元至11兆美元之间。经济学家估计,其中高达8,000亿美元的债务违约风险很高,以致导致入不敷出。
研究中国政治和金融体系的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UCSD)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分析说,去年某些时候,各省的月度债务偿还额达到了月收入的125%。
为了筹钱,一些地方被迫削减支出,导致公共服务中断。去年,商丘一家公车公司因资金短缺险些停摆;在武汉、大连和广州等城市,公共医疗系统削减了医疗福利;执法部门也加强了罚款、收费和资产扣押的力度。重庆市某区政府成立了“砸锅卖铁”专案小组,引发关注。有的地方甚至传出大举查税,“倒查30年”,强迫企业补缴巨额欠税等。
湖北省一家酒类生产企业被告知需要缴纳1994年至2009年间所欠8,500万元的消费税。